首页 » 健康

搭建金桥破梗阻 湖北荆门市金融信用信息平台撮合融资389.9亿元

2021-06-11 09:40:31
A+ A-
5月31日,湖北康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荆门市企业金融信用信息平台“荆E融”获得中国银行150万元贷款,这是该平台撮合的第2877笔贷款。

信息不对称是银企对接的梗阻。为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湖北荆门市创新打造了“荆E融”,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打破信息壁垒,促进金融交易双方有效对接,解决了融资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实、信用不足、信任不够、信心不强等问题,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稳定、规范、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据介绍,“荆E融”由人行荆门市中支负责运营,全市23家职能部门、2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服务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截至2021年5月底,“荆E融”累计注册企业2452家、合作银行16家、银行分支机构178家,发布相关政策75条、信贷产品228种,查询企业信用报告7450笔,成功促成2877笔贷款,对接融资金额达389.9亿元。

打通信息“孤岛”

“这笔钱对我们公司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啊!我行在平台发布融资需求后,农行的100万元贷款很快就到了我们企业的账户上。”荆门市新缘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家缘对“荆E融”高效便捷的融资服务赞不绝口。

据了解,农业银行荆门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从“荆E融”发布的信息中得知该企业有融资需求后,当即与经办人取得联系。在了解到企业急需流动资金后,该行成功运用农业银行“微捷贷”信贷产品,帮助企业融资100万元。

农业银行荆门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中心负责人孙云告诉记者,银行在“荆E融”可以直接查询到企业股东信息、社保、公积金及纳税、用水用电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判断企业的经营情况,作为企业征信的有力补充。“就像画像一样,信息越全面,我们对企业真实经营情况就越了解,就能大幅提高审核效率。”孙云说。

“传统的融资方案中,信用是中小微企业最好的资产,但中小微企业往往又面临信息不全面、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难以实现信用‘变现’。银行想了解企业的各项信息就必须到各相关部门(企业)去调查,费时费劲。而‘荆E融’联通了政府部门、人民银行服务后台和金融机构应用前端,打通了原本孤立的信用信息源,可挖掘企业信用信息,成为银行贷前调查的重要依据。通过数据交叉验证,可大幅提升民营、中小微企业经营和财务情况透明度,便于银行准确判断企业情况,敢于放贷。”人行荆门市中支副行长陈宏建向记者介绍说。

“荆E融”将企业的工商、法院、税务、水电、燃气、环保、公积金等信息整合起来,将信息规范化、规律化、数字化,夯实了中小微企业在微观层面的信用基础,为银行提供了可靠的涉企融资信用信息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门槛。

搭建金融“超市”

人行荆门市中支充分发挥“荆E融”线上“信息共享”和“融资撮合”两大优势,从信用基础、信息技术、信用产品、信用服务等多个维度,逐步解决信息不对称、抵押不充分等融资难题,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供给,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供企业选择,如同金融“超市”一般为企业提供匹配的金融产品。

为确保“荆E融”的融资需求得到及时响应,人行荆门市中支要求银行对存量客户实现当天办结,对新增客户实现当天响应对接;银行受理、审批、放贷等环节实时公开,企业可以查询进程,在关键节点还能收到短信提示服务,督促银行提高审贷效率。

除充分挖掘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降低融资门槛之外,人行荆门市中支还积极对接市级七大融资平台、政府担保公司,引导各商业银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精准服务,满足企业多场景、个性化的资金需求。截至2021年5月末,银行已为七大融资平台企业投放217.99亿元,贷款覆盖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

“我们鼓励商业银行用户围绕交易、结算、纳税等场景,针对小微企业开发并上架个性化的信贷产品。”陈宏建表示,“荆E融”以金融服务为抓手,通过打造“政银企互信”多方共建、互惠多赢的金融服务生态圈,满足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责任编辑:bH_03116

关键词: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