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抵制中国新疆棉花背后的“推手”——BCI

2021-03-25 15:53:09
A+ A-

近日,H&M宣布抵制中国新疆棉花的消息引发广泛争议,而背后的“推手”也浮出水面——BCI,一家成立于十多年前年的NGO组织。

去年,关于“BCI”抵制新疆棉花的事件就曾引发不小的风波。据BCI官网显示,该组织将中国新疆棉花认定为“强制劳动与侵犯人权”的产物。而一众国际品牌如H&M、彪马、耐克、优衣库等,都遵循BCI倡议,宣称就所谓的“强制劳动”与中国企业断绝往来。

脱胎于野生动物基金的棉花组织

BCI全名为Better Cotton Initiative,指“更好的棉花倡议”。脱胎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BCI本意是监督棉花生产环节对环境和劳工的影响。随着美国开发署和瑞士基金的介入,BCI从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组织迅速壮大。

直到2017年,BCI已经有85个合作品牌和1039个合作工厂,能够给全球130万棉农生产的330万吨棉花发布认证。

作为棉花产业的非政府组织,BCI没有技术与产能,但因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便可以通过认证、打分评审的方式,对棉花产业的工业体系产生巨大影响。这类组织也也被称作“产业NGO”。

有网友认为,而这一轮BCI组织棉花产业抵制新疆棉花,无疑是凭借捏造的事实对中国进行道德绑架。

NGO也腐败:“天下苦BCI久矣”

“天下苦BCI久矣”,早在2020年8月,就有业内网友爆料,收到越南用户对新疆棉花的抵制。并称BCI“在台湾、新疆、西藏这些地方不停地搞事。”

有纺织业的网友无情地揭露了“BCI”的腐化之路。 首先,加入BCI,需要交钱认证;出货需要提供BCI证书时,再交一笔钱;而证书只要是机构就能开具,没有人追究纱线是否真的由BCI棉花制造。

有网友认为,BCI所提倡的“良好棉花”认证,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在一边抹黑新疆棉花的同时,一边又将所谓的“BCI认证”当作谋利工具。

这些产业NGO并不是没有做过好事。它们也曾抵制童工制造的产品、抵制恶劣劳动环境的供应商、抵制污染严重的生产来源地。在劳动条件改善和环境保护等议题上,这些产业NGO实打实发挥过积极正面的作用。

然而,随着这些本该中立的产业NGO开始为了政治斗争与商业利益选择“站边”,将自身影响力作为政治博弈的武器,一切都变了味道。

把特朗普的棉花禁令扩张到全球

BCI显然已经成为一个“工具”。

去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新疆的棉花、番茄实施禁令,限制原材料出口,同时限制包含新疆棉花和番茄的制成品出口美国。

这时BCI站出来“跟风”——在去年10月21日宣布:决定暂停在新疆发放BCI 棉花许可证。有多家参加了BCI的外国企业因此叫嚣地址新疆棉花及制品,当然其中就包含H&M。

就此,美国得以通过BCI的决定,将对新疆棉花的禁令扩展到全球。

作为纺织大国,中国每年出口到美国的含棉纺织品价值超过200亿美元。2020年,中国出口到全球的纺织品服装贸易总额到达3198.8亿美元。对于已经成为世界纺织制造中心的中国而言,BCI的这一决定瞄准的显然不是所谓的劳动问题,而是中国的棉纺织产业。

网友“王子君”认为,BCI此举等于把美帝对本国的管辖,以一种杠杠的形式执行到了全球,很多国际快时尚品牌们不得不跟随。他分析,BCI的合作品牌至少占了全球服装供应量的20%,在这个体量上把新疆棉花排挤出去,特朗普“竟然都没签行政令”。

从业者:抵制H&M没用,不如宣布BCI非法

对于网友们发起的“抵制H&M”等行为,以及提议中国的供应链、电商和线下渠道的抵制BCI,王子君认为效果甚微。“让产业链自己拒绝BCI相关认证,很可能导致外贸型企业短期内丧失订单,陷入停产倒闭的困境。”

与此同时,美国正在泰国、越南、印尼、印度等国家建立独立于中国的海外供应链,如果国内的产业链进行抵制,相当于搞产业转移,正中对手下怀。

对于这种“软刀子,”有从业者建议“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直接宣布BCI在中国境内非法,麻利儿的。“中国境内所生产及销售的服装产品,以及中国服装生产企业、零售品牌及销售渠道,均不得参与、使用BCI相关认证。”

“买卖继续做,美国的禁令你们国际服装品牌该遵守遵守。但是在中国,BCI消失了,就不许打这个标,也不接受这个机构的审核认定。”

责任编辑:bH_01353

关键词: 抵制中国新疆棉花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