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难了”,“老铁,我最近压力很大”,“内卷”这些网络流行语被越来越多的人挂在嘴边,它反映了现在人们普遍的状态——容易心累。因为生活压力在与日俱增,很多时候,我们要以一种战战兢兢、迫不得已的心理来面对外面的世界。
心灵一旦背负沉重的包袱,只会让人活在迷雾中,陷入深不可测的孤独与痛苦之中。人生中的挫折和不如意,往往来自于我们内心的负面看法和认知狭隘。而这种束缚和苦楚,只有当我们学会释放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的轻松自在地行走于人生的道路上。
(资料图)
然而,要解放自己,却是如此艰难。世上有太多的诱惑和困扰,让我们难以放下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但是,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松绑自己,将来我们的生活只会更加辛苦。因此,不如抛开那些还未发生的烦心事,学会放下束缚,让心灵自由呼吸,开启一段轻松愉悦的人生之旅吧!五一假期到来,用这些好书给心灵放个假,不是为了找到什么答案,获得什么道理,只是单纯的用阅读填满时间。今天《思维品书》整理了五本好书,希望帮助读者保持一种轻松怡然的内在状态,以应对纷杂且充满紧绷的诸多事物。
《书店四季:书店日记2》
作者:[英] 肖恩·白塞尔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18岁的时候,肖恩?白塞尔次在苏格兰小镇威格敦看到那家名叫“书店”(The Book Shop)的书店。他和朋友散步经过,看到堆满书籍的橱窗,对朋友说:“这家店到年底一定倒闭。”
十三年后,肖恩辞去电视台的职务,买下了这家书店。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工作,“书店”已是苏格兰蕞大的二手书书店,而威格敦也成为远近闻名的“书城”。肖恩往返各地收购旧书,应付层出不穷的奇葩顾客、古怪店员和电商冲击之下的经营窘境。2017年,他的“行业劝退书”《书店日记》出版,这部反映当代书业生存现状的实录,凭借喜剧天赋和犀利毒舌成为英国书市的年度黑马。
2019年,续篇《书店四季》出版。新的一年,小镇和“书店”也在经历改变。女友安娜离开了,无视老板的人气店员、“女王”妮基在年底离职,肖恩说那就像一个黄金时代的结束。但故事仍在继续,肖恩依旧出入陌生人的客厅和书房,见证书与人的相聚与分离,黑猫“船长”还镇守着他的地盘,仓库和棚屋改建成活动场地,新来的意大利姑娘伊曼纽埃拉渐渐融入了小镇的生活,更多书店和文艺群落在周边出现,“那些在更加传统的地方不受包容的怪癖,在威格敦却能够得到认同”。
四季轮替,时光流转,“书店”也愈加坚固地扎根在苏格兰的乡土生活之中。肖恩说:“只怕改变就在不远的将来。尽管如此,味道、氛围和人与人的交往将依然是实体书店的专属保护区……也许书店也会迎来一场小小的复兴,足以让我们中的一些人再多撑一阵子。”
相比《书店日记》,续篇《书店四季》给人的一个更强烈的感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管是怪咖友邻还是不速之客,甚至那个总对肖恩一脸嫌弃的邮局大叔),有意无意间好像都在协力构建他们的社区,为它添砖加瓦。
如果说肖恩在开店的繁(抓)琐(狂)生活之中还能享有一份比较丰富的文艺人生,看来也不是他一个人做到的,“书店”就扎根在苏格兰可爱的乡土生活之中,他背后有一整个威格敦甚至盖勒韦。所以肖恩吐槽归吐槽,但人们在日常小事中展现出来的信任、宽容和善意,也都被他调侃和记录下来了。甚至是对小动物:
“我听到门开了,以为有客人来,但在冬天的这个时候,来的更可能是一个刚好路过的当地居民,看到‘船长’(就是书店那只猫)坐在店门外盯着门把手,就把门打开放他进来,随后又关上门。今天有三次。”
《书店四季》这一年的肖恩在看店、找书、实时吐槽顾客、调侃邻居之余,似乎也更频繁地出门休假,再次提醒我们这家店就开在绝美的苏格兰风景的入口,他和朋友们去蜿蜒的河边露营、垂钓,看野鸭飞过盐沼。就像《波特兰先驱报》有篇评论说的,他在这部续作中“营造了一种强烈的地方感,足以俘获飘忽不定的心灵,让人在他的炉火旁安顿下来”。
《克拉克森的农场》
作者:[英] 杰里米·克拉克森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一个当红汽车节目主持人、专栏作家,一个屡屡登上英国媒体黑榜的暴躁老头,一个分不清大麦小麦的人,一个植物杀手,突发奇想去经营农场。
在播种期赶上几十年一遇雨季,生长期赶上有记录以来最干旱的春季,收割期赶上百年一遇疫情。忙碌一整年,净赚144英镑。
但他从未想过,从他的兰博基尼拖拉机、田野中的鹿和野兔、自己种的小麦做的三明治、自己种的苹果榨的果汁中,居然可以得到如此纯粹的快乐。
本书便是这一年一地鸡毛却也妙趣横生的“田园生活”最真实、生动的记录。同时克拉克森也会让你见识到,什么叫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
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在英国乡村的生活经历和对农业问题的看法。他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描述了自己在农场中的种种经历,包括如何种植土豆、如何处理牲畜、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等等。
除了个人经历,作者还探讨了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他谈到了欧盟对英国农业补贴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产出的影响、以及现代科技对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等。通过这些探讨,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此外,作者还通过书中描写的人物和场景,展现了英国乡村社区中独特而温馨的文化氛围。他描述了当地居民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情景,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社区精神的赞赏和珍视。
他认为英国脱欧导致市场不稳定,使得农产品价格下跌,给自己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困难。同时,他也批评那些支持英国脱欧的人们,在他看来这些人只是为了所谓的“夺回控制权”而盲目支持脱欧,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其对农业和其他领域的影响。总之,作者通过这段话表达了自己对英国脱欧问题的看法,并呼吁人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
就如作者所说: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我还是渐渐发现,这是一种十分美好的生活。夕阳西下,坐在我的拖拉机上,看着田野中的野兔、小鹿以及黄莺,那种感觉令人陶醉。我以前可不知道从这些东西身上竟能体会到如此纯粹的快乐。
我从来没对任何事特别认真过。在我看来,活得有趣才是人生。但经营农场使我认识到,做一些正经且有益的事,同样也能收获快乐。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作者:[美] 丹尼尔·凯斯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是当一个快乐的傻子,还是当忧郁的天才,如果让你选,你会怎么选?这本书就讲了一位智障人士通过科技手段变成天才的故事。但收获了聪明的头脑后,他发现人生并没有越来越快乐。
本书豆瓣9.1高分科幻,豆瓣科幻小说榜靠前10,6.6万人评分,10万人想读。Goodreads 4.2分,57万人评价。
《基地》《银河帝国》系列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盛赞:“这个故事强烈震撼了我,他敏锐的感觉以及掌握这部非凡杰作的叙事技巧太令人惊叹了。
” 囊括世界科幻小说两项大奖“星云奖”“雨果奖”的科幻经典,感动全球读者的人性关怀杰作。
“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很快乐。”——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
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很好人选。手术成功后,查理的智商从68跃升为185,那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
科技可以提高智商,但主角查理和每个人也许都只是想要被接纳、被爱和跨越种族的友谊。
查理·高登是位先天心智障碍的青年,他最大的心愿是变得跟其他人一样“聪明”。在面包店工作的日常生活中,他常常遭到同伴的冷眼冷语和不平等待遇。一次机缘巧合,他被选中参与一场可以提高智力的实验,与名为“阿尔吉侬”的小白鼠进行同样的脑部手术。
能提升智力的科学实验在小白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突破性进展后,查理·高登成为接受智力提升手术的第一个人类,他蜕变成天才。但最终,由于手术的缺陷,再次变成傻子。故事以第一人称的方式,通过主人公查理记录的实验日记来向我们娓娓道来。
手术前的他性格温和,热爱学习,有一份面包店的工作,爱他的朋友,感受到世界是快乐、温暖的,他以为变聪明就可以有很多喜欢他的朋友。
手术后,他的智力逐渐提升,成为天才,而过往的记忆逐渐浮现在他眼前,他以正常的心智去审视时,所感知的世界变了,他感受到原生家庭对他的伤害,感受到过去所谓的朋友大多数只是在取笑和捉弄他,为他进行实验的教授更多也只是将他看成一个实验对象而非一个人。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更是一部探讨人性的小说。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看成是人一生的浓缩。
我们在孩童时,天真无邪,一无所有却以为自己拥有一切,以为世界如童话般美好。可我们会慢慢长大,会变得聪明,会逐渐了解世界本来面目,会感受世态炎凉与人性丑恶。我们会明白,世界并不是如我们所想,它充满了欺骗、无常、意外、荒诞……这时人会有一种不适、割裂、疏离和厌恶感。
当查理的记忆被唤醒,智力超越常人时,曾经的“朋友”都远离他、害怕他,因为他再也不是曾经能衬托他们在平庸之中优越感的人。相反,他衬托出他们有多愚笨,他的敏锐反而导致被赶出了面包店。他变得急躁,不知该如何与人相处。
他不懂如何去爱人,甚至连性的本能都不了解,因为他的智能虽然不断增长,却仍旧保留着弱智查理幼稚的情感框架。
艾丽斯·纪尼安是一位对他很好,善良美丽的女老师。她与查理互相爱着对方,可每当查理想与纪尼安亲热时,他就感觉那个弱智查理出现在他身边凝望他,让他感到恐惧。对于爱,查理一直思考。
小白鼠阿尔吉侬逐渐失常,智力退化,查理明白未来他可能像阿尔吉侬一样。
查理再次回到实验室参与研究,用自己的能力为人类心灵的运作与人工增长智能的控制法则知识,带去贡献。他投身于工作,感受到为问题寻找答案的乐趣,他终于发现了实验的错误,提出了“阿尔吉侬—高登效应”,他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最后,查理选择永远离开,去沃伦之家,他不想任何人为他难过。
从一无所有,到拥有后再目睹着一切流逝而无法挽回,我相信每一位读者,都曾想走进书里,走到他的身边,献给他一束花,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
《瓦尔登湖》
作者:[美] 亨利·戴维·梭罗
译:马晓佳 李志林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让我们如大自然般悠然自在地生活一天吧,别因为有坚果外壳或者蚊子翅膀落在铁轨上而翻了车。
让我们该起床时就赶紧起床,该休息时就安心休息,保持安宁而没有烦扰的心态;身边的人要来就让他来,要去就让他去,让钟声回荡,让孩子哭喊下定决心好好地过一天。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作者毕业于哈佛大学,却选择了隐居瓦尔登湖,他无微不至地描述两年多的湖畔独居生活,目的在于通过这次亲力亲为的实验向读者证明:其实不需要很多钱,也能够好好地活着,而且能够快快乐乐地活着。
海子在去世前手里还握着一本,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说:“《瓦尔登湖》是一本使人内心安静的书。”
那一处湖畔,他自耕自食,长达两年之久。那一处湖畔,他与生灵为邻,遵循着自然法则。那一处湖畔,他与他的思想矗立着,看夕阳西下,繁华起落。
两年的独处,梭罗重建了自己的内心。他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不仅是一种心灵的洗涤,更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旅途。人的一生,名誉都是羁绊,减轻不了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所有的苦难都需要我们向内寻求。
梭罗展现给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澄明、甜美、素雅的世界,很安静、很独特。也许当生活归结到日三餐,简单到最后的财产是明亮的湖水和日月星辰时,充满了智慧的文字才能像潺潺流水清澈流淌,而当这求索着的灵魂将故乡的牌位轻轻供奉在宁静的瓦尔登湖畔,真正的精彩才幻化为迎风铺展的画布,一点一滴圆润丰满,最终造就了这部包括结束语在内分为二十个篇章的自然随笔,《瓦尔登湖》被后人赞誉为“能够塑造读者的书籍”。
《瓦尔登湖》毕竟是梭罗一个人在远离世俗的环境下所思考的结晶,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紧扣世人的常态,来仔细地剖析人们的心灵。尤其是他对阅读的思考让我印象深刻,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
大自然是灵魂永恒的港湾,瓦尔登湖澄静的色彩让梭罗的心一下子翻涌了起来,他舍弃世俗的一切,奔向他心中的天地。梵高在阳光下燃烧着自己;高更成为了自己的王;梭罗守着自己的瓦尔登湖……他们都动身走向心灵的深处。修心之道,在于求得本真之心,唯有心怀质朴,方可淡泊名利。正如《道德经》所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我们羡慕着他们,却屈服于现实,平静的外表下有着一颗躁动的心,瓦尔登湖不知是否依旧澄清?
在这喧闹嘈杂的世界,我们要学会从那团成乱丝的人群中将自己抽出,从川流不息的街道上逃离,暂时放下对物质名誉的追求,漫步往那静谧的湖边,就静静地坐着,感受湖的气息,享受湖的安抚。即使途中下着淅沥小雨,淋着小雨与自己聊聊天,与湖聊聊天,又何妨呢?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认可,最后才发觉,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同为遗世独立者,梭罗让我想起了苏东坡先生。精通儒道佛诸家思想的他,亦追求生活情趣,涉猎成趣。这多半缘于其赤子之心,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与人生、宇宙与生命的参悟。
东坡是多情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东坡是豪迈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东坡是旷达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是超脱一切的,“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自始至终,苏东坡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超凡的智慧在出世与入世的钢丝上行走得游刃有余。他又是至情至性之人,对亲人、爱人、友人的厚重感情浩浩汤汤,充盈在胸。
我们不必亦步亦趋地复制别人的生活,亦不必放弃自我委曲求全。人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感受到真实而恒久的幸福。最好的事情总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按自己的节奏步履不停地走过每个今天,试试为自己而活吧。只有我们醒过来的那一天,天才开始破晓……
《心安即是归处》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季羡林经历过人生的大苦大悲,生命的跌宕起伏。然而先生的一生,不争不辩,不怨不艾,满怀天真,执着自己的执着,安于当下。是世界上仅有的精通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同时又用质朴的文字向世人传达一个理念——心安即是生命的归处。
本书旨在阐释先生的生命智慧,从谈人生的意义到分别谈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等跟大家密切相关的生命话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愿我们能了悟人间万相的本真,拥有应对世事的智慧。万事安然于心,从容而行。
“因为世事无常,心安即是归处;愿你历经沧桑,永葆天真模样。”封面短短的几句话仿佛概括了全部。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苏轼也曾写下“吾心安处是故乡”的名句。苏东坡的人生几经沉浮,却也依旧淡泊闲雅。
而季羡林老先生也与苏东坡一般,经历过人生的大苦大悲,遭遇过别人的诋毁迫害,却也依旧保持乐观。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心安即是归处》是从人生、读书、处事、生死等角度,展现了季羡林老先生心中的大智慧,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世界以歌,不怨不艾,安于当下。这也是季老先生与世界的相处之道。
“时间是毫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
季老先生是世界仅有的精通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却用着最质朴的文字,表达他对生活的态度。万事安然于心,从容于行。
“世间从不缺少辉煌的花冠,缺少的是不被花冠晕染的淡定。”
“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段路有每段路的风景,每段路有每段路的担当。一路上会有风和日丽,也会有雨雪风霜;会有艰难险阻,也会有一马平川。有人相伴也罢,一人独行也罢,人这一辈子,总有些事情需要你去面对,总有些无奈需要你去承受。无论怎样,都要守住自己的心。人生无常,心安即是归处。”
这是一本有关价值观的书。合上书本,我为季羡林的淡然的人生态度和真实的心境所感动。季羡林著作等身,他本人并不喜欢被捧在高位,晚年辞去了“国宝”、“国学大师”一类的襄赞,以一身清净,行走于世间,孤寂而清醒。
年轻时候的经历可以成为什么?我想便是尽可能地积累丰富和深厚的阅历,在很多年后,成为思想里的花种,给自己开出一种处世的淡然、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也许作为普通人,我们不能像文化名人一样,给世人传递什么价值或者思想,但这样的丰富和深刻的体会,能在晚年的岁月中,浸润自身,回想起来,不负心地,不负来时路,应该就是意义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