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加强生态保护 稳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2023-06-10 19:24:45 中国日报网
A+ A-

6月7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北缘,烈日炎炎,炎日下的沙砾,透出一丝丝热气,抬眼望去,蓦然出现一条望不到头的绿色扎根在黄沙里,此地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一团沙漠生态治理区,当地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谢小云正在检查2022年春天种植的的梭梭的生长情况,经过一年的生长,目前生态防护林内的梭梭已经有1.2米的高度了。


【资料图】

“种上梭梭的作用是阻挡风沙,改良土壤,梭梭成林了以后还可以放牧,它最大的作用就是防风固沙。”谢小云说。

经过一年生长后的梭梭

据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一团建团60多年来,构建了由团场外围向内部依次分布的荒漠林、防风固沙基干林、道路林和农田防护林以及居住区绿化林的四级生态安全屏障,同时通过大力建设特色果品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工绿洲防护林体系。截至目前,全团林网化达到90%,森林覆盖率由建团初期的5%提高到现在的33.8%,在亘古沙海构筑起了一段坚实的生态屏障。

十一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方永远介绍说,十一团几十年以来一直坚持植树,目前全团森林面积达到23.3万亩,东西纵深长20公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一团土地总面积69.63万亩,其中沙化土地21.63万亩。规划塔南二干渠南北两侧沙漠生态治理面积10万亩,已建设实施8.3161万亩,种植各类树木1334.95万株,平均成活率不低于70%。其中2019年至2022年营造的四翅滨藜大型防风固沙基干林2.6010万亩,485.12万株,总投资4142万元。

经过一年生长后的梭梭

“我们种植的四翅滨藜既要发挥它生态效益的作用也要发挥它经济效益的作用,在四翅滨藜种植成功以后,可以养羊,四翅滨藜的蛋白检测后能达到18%。”方永远说,一亩地能养一只羊,2.6万亩地就可以养26000只羊,这个是它的经济效益,在四翅滨藜下面套种肉苁蓉,肉苁蓉有药用价值,可以实现一定的经济价值。

根据《本草纲目》《日华子本草》记载,肉苁蓉可用于治疗腰膝冷痛、耳鸣目花等病症。肉苁蓉也可用来做粥,泡酒,肉苁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

方永远说,我们是2021年试种成功,2022年种植了200亩,每亩有200元左右的收益。

除2019年至2022年营造的四翅滨藜大型防风固沙基干林外,还包括2013年﹣2018年营造的“359”生态林0.6451万亩,种植胡杨、沙枣、桑树、新疆杨、榆树、怪柳等143.21万株;2021年﹣2023年营造的防风固沙基干林5.07万亩,种植梭梭、白刺、怪柳、沙拐枣、胡杨、沙枣等706.62万株。

2012年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开始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建设,全师规划建设沿沙漠边缘宽100—400米、长84公里的“359”大型生态防护林,十一团党委连年发动干部职工群众齐上阵,全团义务植树大会战,累计投入人工12万多人次,资金3000万余元。至今已造林20公里,面积0.65万亩,栽种树木143.83万株。

庞宗海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第十一团十三连的职工,今年已经60岁了,“我是从小到大在这长的,在这儿生,在这儿长,”他说,种树这一块儿每年都在种,以前都是住地窝子,风沙来了啥都看不见,后面慢慢建土坯房、砖块房,城镇化以后都是楼房,现在渠通了,路通了,生活条件也改善了。

除有效阻挡风沙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第十一团还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防护林,自2002年起,十一团以每年0.3万亩的规模将团场南部的沙化耕地实施退耕地还林,至今,累计实施退耕地还林1.95万亩,全部种植了果树,累计种植216.45万株,其中新一轮退耕地还林1.05万亩。2014年起,团场在南线沙漠边缘种植柽柳、黑枸杞、甘草等生态经济型防护林4.60万亩。

据悉,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第十一团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争取到公益项目资金975万元,新增217国道沿线高标准道路林0.15万亩,栽植树木53万余株。2019年至2021年,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工程等生态治沙项目,新增四翅滨藜、梭梭、沙拐枣等灌木林3.3万亩。至此,人工生态经济型防护林达到9.75万亩。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李小龙)

责任编辑:bH_06160

关键词: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