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点眼前利益,选择捂盖子,选择让时间来冲淡影响,相当于给自己埋雷。
文 /《汽车人》黎野
【资料图】
2月20日前,比亚迪日本的电动大巴,因为检测出“六价铬”而招致了小范围批评。后来此事快速扩大,对比亚迪的日本业务来说,就很难说是小麻烦了。
两个“时序”
2月22日,原定要引进比亚迪电动巴士的西武巴士、京阪巴士、伊予铁巴士等公司,先后宣布取消订单或引进计划,并将手头的比亚迪电动巴士停止运营。
2月23日,比亚迪日本公司高管表示,在日本销售的5款纯电动客车,使用了包含六价铬溶剂,用于紧固件防锈。不过该高管也强调,“面向日本市场的电动汽车符合所有必要的法律和标准”。
而比亚迪在日本的合作方日野汽车表示,正在放弃为日本市场推出30辆电动大巴的计划。两者在2020年就签署合作,由比亚迪做OEM商,生产“Poncho Z EV”大巴。日野贴牌,在日本销售。
这些车型本来定于2022年春季推出,已经延迟了一年。双方一直谈判,寻求在不使用“六价铬”溶剂的情况下制造电动巴士,但未能达成协议。
2月份最后几天,这个消息才通过日本媒体传到中国国内。
时间线还是非常清晰的,但有两个“时序”需要指出:
第一个时序,日野和比亚迪方面早就知道“六价铬”问题,双方选择闭门协商。外界知道此事,应该是在协商不成之后。舆论发酵后,日野拒绝置评。
第二个时序,日本舆论知道此事,与传回国内,中间至少隔了一周。这和以往两国之间舆论圈互动频繁的节奏不符。似乎说明,此事并非斩钉截铁的环保事件。
波及扩大
这事的复杂程度不高,也没有各执一词的罗生门,与缓慢的处理进程,非常不相称。眼下不但搁浅,还影响了比亚迪乘用车的日本推广计划。基本上是最糟糕的结果。
日本大巴市场非常狭小。比亚迪从2015年起,在日本只卖了80多辆(不含已下单但未交付的产品),就占了其市场的70%。
但乘用车不一样。2022年7月,比亚迪在日本市场成立了比亚迪日本(法人),同月在东京举行品牌发布会,2023年2月2日,位于横滨的日本第一家专卖店开业。
比亚迪计划到2025年底之前在日本开设100家门店,规划了首批3款在日销售的车型,看上去像要大干一场的样子。渠道建设和产品推广等营销费用,早已列支,而且应该花了不少。
现在来这出,似乎已经签的贴牌协议搁浅,合作关系终结。事情没搞定,舆情又处于下风。可能还谈不上鸡飞蛋打,但在日本市场遭遇挫折,是一个事实。
各国法规
铬金属盐的化合价,六价和三价常见(还有二价)。
六价对人有毒,根据摄入量和体质不同,可能过敏、皮肤溃疡、甚至致癌。值得一提的是,世卫组织在2017年10月,正式将六价铬放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而三价铬无毒,有机铬化合物(三价)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六价铬长期在汽车业使用,主要功能就是给铸铁和钢防腐抗氧化。其中,欧盟在2003年就开始限制六价铬的使用,但都停留在指导层面,没有上升到法律。2021年7月开始,欧盟才对六价铬实施“强制性取消”。但对电子行业个别工序,实施有条件豁免(需要申报审批)。
美国加州在1986年就将六价铬列为致癌物监管,加州确实是美国环保先驱。
中国工信部则在2015年公布了《汽车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规定六价铬的含量不得超过“3mg/kg”,浓度就是3ppm。同年又发通知,要求在2016年1月起不得在9座以下乘用车(M1类)继续使用六价铬。
日本法律法规当中,没有禁止使用六价铬的条款。但是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成员14家,囊括日本所有乘用车集团)在2008年开始,禁止会员公司使用“六价铬”。本质上,该条禁令并非法律法规,而是作为一般社团法人的“行业自律条款”。
守法和自律
日野是JAMA理事成员,必须遵守该条款。比亚迪不是JAMA成员,理论上可以不受该条款制约。
对于六价铬的限制或者禁止,由于各国法律体系的不同,对应法条地位也不同,执行力度自然也不同。“六价铬”对人有害,这是世界公认的。但是到汽车行业层面,对六价铬的限制,讨论比较充分。这里不存在双标或者多重标准的问题。
因此,从道德层面上,自我限制六价铬的使用,是必须的。中国企业在迈向跨国企业的过程中,不但要符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其商业行为,也要符合人类普适价值观和公认道德规范。
即便不考虑宏大叙事,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六价铬,对生产一线工人的健康也是有好处的。人们不相信,一家声望正在上升期的汽车集团,会背上因经济利益而不重视员工健康、不重视客户健康的道德包袱。
而比亚迪日本强调,在车辆使用和维修阶段不会对人造成影响,报废时也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这番说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恰恰回避了生产端对生产人员的伤害可能性。
其实,与其说是回避,不如说是暗示将危害限制在生产端。而目前日本销售的比亚迪电动大巴也好,乘用车也好,都在中国国内,由中国员工生产。一句话,对日本没影响。这么说相当不明智。
国内有人说,六价铬使用之后,对终端消费者没有任何影响,除非把处理过的紧固件24小时含在嘴里、持续一年以上,才有可能舔出一点化学物质出来。这么说在技术上没错,但同样忽略对一线生产人员的伤害。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厂区附近的环境(空气、水和土壤)是否不值得保护,比亚迪中国员工的健康是否就可以不用珍惜。
答案不言自明。那么这个事的处理,是没有其它路径可走的。
六价铬在整车生产当中,并非不可替代(可能没有类似成本的替代方案)。比亚迪日本说,正在和比亚迪总部合作推进排查六价铬问题,目前可确定的是2023年底上市的两个新款纯电动客车上,将停止使用六价铬。这么看起来,生产上还是有办法避免使用的。
两种做法
如果还重视公司的声望(环保责任、人文关怀形象),避免在道德上被指摘,尽快采取措施,全面停止使用六价铬,是必须的。而不是钻法律空子,坚称符合日本法律法规。
有人认为是JAMA乃至日野背刺比亚迪,不希望比亚迪登陆日本开拓市场。这种想法,是“受迫害妄想”,还是“阴谋论”,都不重要,也就是说日本人挑刺的动机不重要。这玩意有害,为了环境和员工,也要想办法杜绝。
事实上,日本企业普遍使用的三价铬,比六价铬贵一点,防锈效果也差一点,但避免了环保包袱。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三价铬加热,可能会部分转化为六价铬。
因此,说到底是个成本问题。可以猜测,日野和比亚迪合作搁浅,可能有其它更复杂的原因,而非这点工艺分歧。现在问题暴露了,有可能是利益攸关方有意释放出来。
此事发展到今天,造成的结果是比亚迪登陆日本受阻,也让比亚迪甚至中企暴露了可供批判的道德瑕疵。
如果认定竞争是你死我活的,那么竞争格局可能劣化,即存在不那么光明磊落的竞争手法,但是比亚迪的行为,即便只是考虑不周,也是做事粗糙,客观结果是给对手递刀。
这就得不偿失了,何况目前在日本市场投入不小,但所得不多。
企业做公益固然是出于环保理想,但仍有很明显的动机,就是提高企业声望,特别是环保和重视人文的形象提升。如果出了这么一个不大不小的娄子,多少公益捐助和活动,都抵不过其负面影响。就算从简单的经济利益考量,也不划算。
其实,我们猜测,就是比亚迪和一些企业,虽然国内有六价铬限制的法规和检测标准,但企业执行情况,也是相当可疑的。
这种猜测并无根据(毕竟环保局和安监局并未发布任何公告),但依照其行为的固有逻辑,其实挺合理。如果中国大型整车企业,没有把社会责任摆在重要位置,那么其形象会受到影响。需要指出,环保部门和安监部门,并非只根据举报才会执法,他们有随时抽查和根据情报出动飞行检查的权力。
为了点眼前利益,选择捂盖子,选择让时间来冲淡影响,相当于给自己埋雷。一旦有类似事件爆出,可能新老账一块算。如果国内再爆出类似的审查结果,比亚迪将更加被动。
采取聪明且负责任的做法,是展开所有生产环节的自查自纠,并宣布替代工艺和整改措施,提请监管部门监督的同时,向社会公布结果。只要在国内采取了这些措施,日本人也就没话可说。
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这种事可能还会出现。可能后发企业都需要踩踩坑、补补课。是采取自省和诚实的态度,寻求彻底解决,还是采取对抗性手段,招致更大的麻烦,其实也不难选择。关键还是看心态。【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