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当医生、教师、工程师、考古学者同台,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热点评

2023-05-10 21:03:33 文汇网
A+ A-

“我想通过科技将光明引入到所有人的眼中,并通过人文和公益将希望引入所有人的心中,最后实现‘天下无盲’。”日前,在“202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瞰见新青年大会”上,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眼科主任医师、知名眼底疾病专家陶勇结合自身经历,谈到对医学和医者的理解。他认为,在今天这个智能时代,智慧医疗和高科技是“插在医生们身上的翅膀”。这番演讲引得现场青年学子的阵阵掌声。

由陶勇团队开创的眼内液检测技术能够早期发现疑难眼病的病因,减少误诊引起的失明。通过人工智能手段筛查,则可以在眼底病的早期就将病变及时遏制。“见证了太多的人失去视力,这些压力不知不觉也会成为我们的动力。”陶勇表示,将推动“光M计划”真正实现落地,为更多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例如,在公益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培养视障儿童的发声技巧。“让他们在未来成长之后不只有按摩师这样一个选择,也可以有成为音频网站主播这样多元化的选择,让他们更好地创造自己的个人价值。”


【资料图】

医生、创业者、企业家、研究生导师、“科普网红”、公益人……陶勇身兼多重身份而转换自如,核心是不变的“医者仁心”。“意义是一个动词,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做的每一份努力,在未来都在不知不觉地改变整个世界。”陶勇感慨道。

“瞰见新青年”是复旦管院打造的青年品牌,以引领青年多样化的前行道路为理念,邀请各领域青年榜样,讲述青年故事,分享属于一代新青年的经验与成就。当天,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学者和创业者们齐聚一堂,“聚光”科技、人文和管理,放飞思想之力,在观点激荡中相互启发,共同探寻“掌灯”未来的力量。

“从做教师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课比天大’,但这一刻我发现,教室和教学的主人公应当是学生。”复旦管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孙金云在演讲中说道。

作为复旦MBA、EMBA等项目的资深主讲教师,孙金云以“创业课上的孩子们”为主题,通过讲述四名学生在创业课课堂内外的表现,揭示出创新思维的底层逻辑是“共情利他、打破常规、应变坚韧与跨界探索”。

孙金云指出,“探索式创新”是推动科创发展的重要方式。创造力的构建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又来源于创新个体,而大学正是适合培养个体创新思维的最佳场景。

长期深耕课堂的经验让孙金云更看重“对学生的引导和侧面旁观”。他表示,作为教师最感欣慰的成就,就是能在“闲暇之余仰望星空,看见每一颗都曾是我教过的独一无二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当一项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用经典方法再做研究困难极大,而多学科交叉研究往往能够另辟蹊径、柳暗花明。”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高悦分享道。通过不断摸索,他用“跨界”的方式把电池玩出了新花样。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更新迭代,人们对电池容量、充电速度的追求与日俱增,电池问题成为了智能时代发展的“拦路虎”。在传统方法已不能解决下一代储能电池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情况下,高悦瞄准了“有机高分子化学”:借助有机高分子材料致密度高、机械性能好等优势,创新性地将有机高分子材料引入到电池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设计之中,以此“驯服”脾气“火爆”的高能量密度电池。除此之外,高悦课题组也在进行一个疯狂跨界想法的尝试。“我们把电池做成了一个‘机器人胃’,给它喝杯特制‘奶茶’,就能在1分钟里把其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实现持续工作。”这个“胃”的强劲性能,已在无人机等智能设备上获得初步验证。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千变万化,可以设计很多不同的构型、构象去打造它的性质,从而得到令人惊喜的收获。”在高悦看来,“跨界创新”有助于科研工作者开辟出独特的天地。

“下一个十年,生物脑和人工智能的科技碰撞,我们正在迈向脑机融合的数字生命时代。”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院产学研转化中心负责人王晶对“柔性可穿戴脑机交互数字疗法”的研究分享引发全场关注。

“我们的目标是开创从0到1的全球性研究,形成技术壁垒。从疾病的预测评估到建模分析,再到诊疗方案输出,最后到疾病病程管理,打造‘数字生命体系’的完整闭环。”王晶及其团队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拟神经态的类脑机器学习算法、类脑智能意念交互数字生命与柔性可穿戴脑机交互能量疗法。

作为产学研转化中心的负责人,王晶更看研究成果在应用场景上的实现。目前,“数字生命体系”已经构建出四大蓝图,王晶希望通过生物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为疾病治疗打开新的窗口。

“考古学让我抽离日常,回归田野、回归朴质,在古代和现代的间隙中反观自我、关照内心。”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董宁宁以“动物考古如何探索古代社会”为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通过科技手段“复古的复旦”。

动物考古学的目的是通过考古遗址当中出土的动物骨骼,探索古代社会当中人跟动物关系的多样性。与大众的惯常想象不同,在董宁宁看来,“考古人真正的浪漫是行走在大地上、掩埋在黄土下”:他们通过“田野采集”方式进行观察与测量,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动物骨骼形态的观察、测量和稳定同位素等骨化学方面的分析。

动物考古意义何在?董宁宁认为一方面是从技术跟数据驱动两个方面进行“深化研究”,另一方面是“古为今用”,帮助现代社会解决生态保护、动物福利等问题。“动物考古虽然研究的是动物骨骼,但透过动物骨骼,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人类社会。”董宁宁如是说。

“我们未来的生活会被智能化所影响,我们未来的出行也会被智能驾驶所改变。”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丁文超的演讲围绕 “智驭未来——探索机器人决策的智能之路”展开。

自动驾驶系统是通过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的驱动,以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作为输入,以油门、方向盘为输出,协同感知、决策、执行多个核心系统。丁文超介绍,由于视觉盲区、复杂环境、运动趋势、车辆交互信息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如何在千变万化的道路上精准预测、决策并规划驾驶路线才更为关键。“目前的智能驾驶在复杂交互环境下就像个‘新手司机’,只有通过算法优化,让它懂交互、会预判、丝滑操控,才能成为合格的‘老司机’。”

“洞见很重要,需要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探寻规律,这也是我研究的核心。”未来,丁文超将继续深耕人工智能的变革性技术,并积极推进技术向应用的转化。

“我们要做‘顶天立地’的管理学研究,不仅要扎根在我们国家的实际需求与应用场景之中,也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虞嘉怡在主题演讲中说道。

“管理科学是一门优化决策的学科,在约束条件的限制范围内,通过有效方法寻找到最优解。”过去的研究解决的是“降本增效”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企业唯一需要考量的因素。虞嘉怡认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应当是“有趣的”“独特的”,研究导向要能够“真正服务于国家需求,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以全局观和社会观把企业和社会的福利结合在一起”。

今年是虞嘉怡立志投身管理科学研究的第十个年头。从一名热爱运筹学的清华工业工程毕业生,到如今站在复旦管院讲台的青年教师和在国际顶刊发表多篇论文的青年学者,虞嘉怡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初心:“做科研需要足够的耐心,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2013年,我带着自己的梦想开始了学术旅程;十年后,我带着自己和同学们的梦想,再一次踏上征程。”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主办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bH_03129

关键词: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