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创新力量为何在此聚集?“三变”之新带来哪些新变化? 今热点

2023-05-26 10:34:58 环球网资讯
A+ A-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资料图)

说起苏州,很多人都会对它强大的制造业印象深刻,产业集群发展是苏州坚持多年的发展模式。然而今年,苏州却对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也就是“一号任务”进行了调整。有什么变化?

不久前,苏州提出,把“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列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江苏苏州发改委副主任 徐海东:这也是根据苏州目前的工业特点提出来的,也是为了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把“产业集群发展”调整为“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看似只是字面上增加了几个字,背后却是相关部门深度调研和思考后做出的改变。

江苏苏州发改委副主任 徐海东:我们制造业是比较强的,但是创新能力还不足。所以我们在产业的基础上来加强创新,而且要融合发展,实现创新资源跟产业要素的有机融合。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苏州的产业发展主要靠外资引入、来料加工和配套生产,做厚了产业家底的同时也吸收消化了不少外来先进技术和经验,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然而,随着当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前沿技术的需求越发旺盛,老路子已经不能满足新需求。

“三变”之新:产业发展的动力之变

老路子已经不能满足新需求,例如缺乏基础研究平台已经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瓶颈,这也正是苏州调整今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的初衷所在。面对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苏州正在围绕25个细分领域的产业集群,加快布局以基础研究为基底的创新体系。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纳米城,不仅聚集了数百家从事相关行业的企业,同时也入驻了一些创新研发机构,未来还会有一些大科学装置和实验室在这里落地,从而形成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再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布局。

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 李寿祥:基本上涵盖了从原始的研发到大规模生产所有的环节,有利于研发的企业能够更好地用足用好平台资源,来发展壮大。

是什么吸引创新力量在苏州聚集呢?在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记者遇到了归国创业的罗刚。不久前,他带领团队,成功实现了纳米压印技术的超高精度产业化制造。

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某项目负责人 罗刚:我们已经拿到了很多订单,因为做出来的东西已经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了。

罗刚向记者坦言,当初他带着前沿技术回国,最担心的是什么时候能实现产品化。没想到,苏州的姑苏实验室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从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

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某项目负责人 罗刚:姑苏实验室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科研机构,对于我们高科技技术产业化的扶植过程,一个是科技、一个是体制,这两方面都是很创新的。

不仅是姑苏实验室,调研中记者发现,过去以产业强市著称的苏州正在加速开展科创布局。在2022年立项建设的苏州市重点实验室中,主动布局类占比达36.81%。包括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物医药创新中心、20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内的一批科创平台,有的在建,有的已经启用。

越来越多的科创力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底气,而苏州本就门类丰富的产业体系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工业基础,并且具有很广泛的应用空间。这点,从事超高精度制造研究的罗刚深有体会。

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某项目负责人 罗刚:市场的需求真正把我们顶向了前台,真正实现了我们的快速发展,因为我们是被市场倒逼着来实现人员的招聘、设备的采购、材料的开发,生产技术的研发。

“三变”之新:协同创新的机制之变

不仅是通过优化创新生态来吸纳优质科研资源,苏州还在通过机制创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从而激发内生动力。光子产业是苏州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记者在苏州高新区调研时发现,和传统的各部门各管一摊不同,这里成立了光子专班。

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 孙逸大家可能平时要楼上楼下跑一圈,甚至是要开会坐下来协调的事情,可能在这个办公室里大家招呼一声,这个事也就推进了,能够齐心协力地把创新端、产业端的东西一并推进好。

围绕同一个项目,经发委负责凝练企业共性需求,科创局负责寻找创新源头,多部门联手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和产品,高效联动的产学研转化机制,吸引了几十家顶尖院所前来落户。目前,苏州的光子产业规模已经超过3600亿元,其中核心产业产值超过600亿元,初步形成了从光子产生、传输到应用的全产业链。

而在苏州全市,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的25个细分领域,也形成了产业专班,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

调研手记

责任编辑:bH_05145

关键词: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