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7月13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大禹青年”实践队从学校出发前往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开展为期10天的“‘青’力助振兴,‘青’为勇担当”助力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科技助农兴产业、乡村风貌换新颜、生态教育助振兴三项行动探索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路径,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发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大课堂上受教育、做贡献。
科技助农兴产业
“我们村长期单一偏施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致使产量减少,如果堆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节省种植成本,那我们村民将大大受益,都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北隘村党支书覃小龙对“大禹青年”实践队成员说道。
(资料图)
为有效推进科技进村成果,结合科创项目“春泥计划”,将无污染、无公害、肥效长的“落叶堆肥技术”,推广至村经济合作社。通过与北隘村“两委”干部进行技术座谈,与肯堂村驻村第一书记共同研究、探讨,并在合作社种植基地、村民农田进行堆肥处理示范性演示。“落叶堆肥技术”扩繁有益菌,加快落叶成肥,有助于提高植物所需肥料的肥效,成品肥料能够促进土壤板结后期改良,提高农产品产量,为种植户打造植物有机废弃物后端处理链,节省农作物种植的肥料购买支出,有效增加产值,同时有效改善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废弃农作物秸秆随意堆放等问题,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使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推动作用。
乡村风貌换新颜
团队成员通过公共道路维护、公共志愿服务、公共文化宣传三方面开展实践行动,有效提升乡容村貌、环境卫生。九圩镇北隘村主要通行道路由于长时间遭重车碾压变得坑坑洼洼,实践队针对此路段道路进行修补,为村民出行解决安全隐患;在村里生活的时间,团队成员关注到村里“被遗忘”的老人、“留守一族”以及困难群众,开展上门免费公益摄影志愿服务,随着相机发出的“咔嚓”声,记录乡村振兴下美好的瞬间;用艺术点亮乡村,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利用农村墙体绘制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占领思想文化宣传主阵地,将党的方针政策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北隘村的墙面,扮靓了乡村,提升了乡村文化品位和内涵,传递了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通过三项实践行动赋能,加快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乡村幸福家园,实现乡村颜值和人居环境“双提升”。
生态教育助振兴
“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持续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以长远的发展来看,要抓好儿童、少年的思想意识”实践队指导老师张凤超表示。实践队成员以北隘村小学为基地,通过组织开展“生态教育助振兴科普学习营”,对儿童、少年进行才艺教学、公益生态宣传、垃圾分类科普、观看乡村振兴主题电影、举办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文艺演出等多样化活动,筑牢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儿童、少年从小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辐射影响北隘村村民转变绿色生态文明观念,让绿色生态思想走进北隘村千家万户,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努力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笃行不怠担使命,奋楫扬帆向未来。“大禹青年”暑期社会实践队发扬实事求是、“自找苦吃”的精神,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提升文明和谐乡风,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脚踏实地,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供稿/水利工程学院)
实践队合影
在玉米地堆肥
修补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