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逻辑是人的情感
(资料图片)
□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 郑 杰
那年我书生意气,回到高中母校教书,靠一张嘴和一支粉笔,在讲台上讲解和推介各种名著。
我上的第一堂课就是阅读课,是借老陆的班上的。老陆是语文组帅气儒雅的前辈,五官精致得像韩剧男主角。他教四个班,两个高一、两个初三。我还没有正式上班,就跟着老陆实习。
初三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读整本书。老陆对我说,这个班的学生刚读完《许三观卖血记》,让我给他们讲讲这本书,讲讲余华。
我没有读过《许三观卖血记》,就赶紧快读了一遍,准备了一个讲课提纲。结果我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讲了文学隐喻,学生们听得大为震惊,有的男生开始喧哗,有的女生则羞涩地低下了头,可他们越听越想听,一个个敛声屏气地跟着我的思路,给我热烈的掌声,期待下次还想听我这么讲。
有男生写信给我:“在这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小说还能这么读,就像做数学题一样,一层一层地推进,实在太棒了。”
老陆却吓坏了,他说:“你可以讲一讲人物和情节。”之后便不敢让我去讲课了。
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我依然觉得,我讲的都是小说里的内容,真有什么问题,那也得怪余华。
老陆这种全班共读一本书的模式,领先全国读整本书的风潮十几年。他委托学校购买名著,每种50本,可供一个班级的学生阅读。
当时的阅读课没有任务,也没有指导,就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老陆精选了十几种书,选择其中的一本,师生一起来做阅读分享活动。
后来我教自己的班级,也是不定期地推荐学生读书。高中生选书大多没有什么方法,只知道搜书名,有的学生买到的书是盗版的,成为班级的笑谈。
我教学生,买书先选出版社。一般古代文学的书选中华书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当代文学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选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文社科类选三联书店或商务印书馆,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只是让初入门径者避免走弯路。
买书的渠道我一般推荐当当、京东、孔夫子旧书网等,不过学生还是要求把钱给我,由我代购。于是,我常常抱着一个大箱子到班级,把精致的新书一本本发给学生。这天,大家像过节一样。
我经常给学生推荐课外书,把自己手头在看的书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评点,我的“直播带货”让不少学生丢掉心爱已久的校园小说、玄幻小说,读起了名著。我曾经给学生拟过一个书单,里面罗列了我认为比较好的文史哲和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书。我记得学生们买得较多的书有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弗雷泽的《金枝》、川端康成的《雪国》、李开元的《秦崩》《楚亡》等。
我推荐课外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读”。有一次我读巴金的《怀念萧珊》,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就想分享给学生。我对学生说:“今天不上课,给大家读一篇文章。”学生们自然又是“载欣载奔”。
我用平静、不带任何修饰的语气读起来,读到一半的时候,我看到有个男生在抹眼泪。读到下课的时候,班里很多学生都哭了。
还有一次,我读阿城的《孩子王》,小说太长,我只读了最后一节。这位用心教书、深受学生喜爱的“孩子王”,因违反规定,被迫离开校园。读完,我只说了一句话:“其实,我觉得我也是一个‘孩子王’。”学生们热泪盈眶。
语文课常常教的是怎样赏析,怎样理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对于更多的读者,文学的价值是让他们感动,好的作品是不需要太多解释的。
刚工作的时候,我在引导学生读课外书这件事上,投入了许多精力和激情,学生的阅读是在真实发生。现在,我对教学已有一些体悟,知道书该怎么教,整本书阅读应该怎么指导。照理,我进步了,应该感到高兴。但懂的东西太多,情感反而不足了。
我还在教书,也还在坚持读书。我会不定期地把自己读过的好书放进班级图书角,推荐给学生,供学生借阅。如果学生在自修课上读经典名著,我是不会把书没收的,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