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和浆—上料—急蒸—缓蒸—冷却—粉皮脱离晾晒.....隆冬时节,阳光正好,氤氲的雾气中,一张张粉皮中就这样制作成功了。在湖州市长兴县太湖图影大荡漾村文化礼堂外,当地小有名气的谢淦英奶奶动作娴熟地烫着粉皮,引来众多路过的村民驻足观看,现场热闹非凡,俨然一场非遗民俗表演。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就知道年要近了。
池里沸水滚动,只见她左手拿着铜镟,右手用勺子从大盆里舀入白色的地瓜淀粉糊,双手夹着铜镟在沸水锅里旋转了十几秒,然后将铜镟放在锅边的凉水缸里,一边缓缓地转,一边用捻子挑起粉皮边角,飞快地用手一揭,整张粉皮脱开铜镟,随即,把粉皮铺在席子上,端出去晾晒。
“火要旺,水要热,动作要快,这样摇出来的粉皮才能匀称美味,一张粉皮制作过程大概1分钟。”湖州市长兴县太湖图影碧岩村文化礼堂志愿者一边帮忙,一边告诉笔者。别看这小小的粉皮,除了民俗文化传承外,手工制品在春节的市场上也深受消费者欢迎,当地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一锅,两镟,仨人干,年底能赚四五万”。
同样热闹的还有2公里以外的横山桥村加工作坊,这几日村民们都排着队等着打年糕。这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一种情怀,每家每户都会用糯米磨成粉打成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意味着年年登高的好彩头。
年糕虽小,制作起来却要经过淘米、磨粉、蒸粉等多道工序。虽然打年糕已经由传统的手工改为机器,这样工作效率更快,却也不影响年糕的味道。一小会儿功夫,一块块白白胖胖、热气腾腾的年糕就出炉了,整个加工坊里米香四溢。忙碌中透露着的是浓浓的年味儿。“年关将近,打年糕的人越来越多,最近几天每天大概都有三四千斤的量,我们一般要加工到年前十天左右”,加工坊老板告诉笔者。
据了解,湖州市长兴县太湖图影小沉渎村文化礼堂、图影村文化礼堂、横山桥村文化礼堂还依托复兴少年宫等载体,在小朋友们中开展了写春联、剪窗花、圆梦微心愿等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寓意美满幸福、吉祥喜庆,不仅在享受了假期乐趣、烘托节日氛围,更展现出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图片:颜健)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