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的消费主引擎仍然展现出韧性,不过同时也面临新的压力。对此,国务院办公厅提出,要充分发挥适应防疫需要的新型消费优势,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促进新型消费,科学推广无接触交易服务,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服务等“智慧+”消费,既提升居民消费便利度,又助力数字经济大众化发展。多地也纷纷推出相关举措,进一步挖掘“智慧+”等新消费增量。
各地出招力促数字消费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将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培育壮大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在各地近期发放的消费券中,线上渠道成为新的重要支点。
日前,随着 “浙里来消费·开门焕新消费季”、2022杭州数智新消费暨文三数字生活嘉年华活动的先后启动,浙江全省各地掀起了扩内需促消费的热潮:宁波消费券总投放金额超过3亿元;绍兴于5月1日投放第二批绍兴消费券,总金额达1亿元;丽水预计投入1.8亿元,用于各项促消费活动补贴等。浙江省还组织阿里巴巴、唯品会等省内重点电商平台充分发挥数字赋能和创新驱动作用,以品牌品质助力消费升级。
成都也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推动市场持续恢复。“2022成都数字生活消费节”于5月10日至6月30日举行。为了顺应消费技术的升级、消费场景的数字化、消费模式的迭代变迁,作为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成都在2022年的数字生活消费节中还将利用线上渠道,进一步挖掘直播等形式的消费潜力,通过消费者、商家和各区域的融合互动,尝试打造出一个全场景的消费“试验场”。
今年五一假期前夕,福建启动促消费活动并发布相关政策举措,围绕“全闽乐购·福见商旅”主题,聚焦重点优势产业、“福”字号消费产品和文旅消费领域等,发放商旅消费券。在推动线上消费方面,除了开展“1+N”主题消费券发放活动之外,福建省商务厅还组织多家当地企业积极参与第四届“双品网购节”,扩大福建省鞋服、卫浴、食品等优势品类线上销售。
插上“智慧+”翅膀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指出,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慧养老、智慧家政、数字文化等消费新业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我国发展现状,已分别在扩大升级信息消费、推进“互联网+”“在线+”“数字化+”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措施,培育经济新增长点。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23个部门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中首次提出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2021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九部门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鼓励平台企业拓展“互联网+”消费场景。
业内人士指出,“智慧+”消费生态体系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信息消费提质扩容的重要体现,是对信息消费的升级和再造。“智慧+”是产业发展和转型的倍增器,将形成消费的新动力。培育壮大“智慧+”消费,将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空间,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释放更大的消费潜力,成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新引擎。
新型消费热度不减
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已成为消费增长的新空间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线上消费逐渐成为生活中的重要方面,在线医疗、在线健身等也已经跟生产生活密切关联在一起。
以线上消费为例,今年1月至3月,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8%,增速明显高于线下消费。五一前后,各电商平台更是纷纷推出线上活动。据了解,4月30日—5月5日的“五五划算节”期间,淘宝天猫平台上多个行业的销售实现强增长。比如户外运动行业销售额全面开花,登山露营和露营野炊相关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均接近200%;年轻人喜爱的滑板同比增长155%,飞盘更暴涨近6倍;食品、家居百货等行业也都有两位数增长。此外,京东近日推出的手机超级品类日活动表现也颇为亮眼,4月30日当天“小时购”成交额同比增长近400%、使用“小时购”的用户数同比增长超306%。
在线健康医疗服务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全国已有1700余家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县(区、市)覆盖率达到90%以上。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仍严峻复杂,多地医院增加了线上服务。例如在上海,“健康云”App上开通了“我要配药”专区,提供“一键续方”“复诊配药”“在线咨询”三大便民服务功能。北京部分医院也可通过互联网诊疗提供服务,例如北医三院互联网医院新增应急保障服务、药事咨询服务和开放护理团队咨询服务,让患者少跑腿,做到防疫诊疗两不误。一些机构也积极推出相关服务,平安健康近期开设了“疫诊”爱心通道,24小时在线为有需要的用户提供一站式就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