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7月CPI同比转负,激活消费仍是当务之急

2023-08-10 11:04:13 谭浩俊
A+ A-


(相关资料图)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今日消息,2023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6%;食品价格下降1.7%,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1.3%,服务价格上涨1.2%。

7月CPI同比由平转负,除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今年的CPI之外,主要是猪肉和蔬菜价格下跌较多,特别是猪肉价格下降幅度达到了26%,抵消了其他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从而导致7月CPI进入通缩区间。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通缩时代已经到来,经济已面临通缩压力呢?要说与通缩一点关系没有,也不现实,因为,CPI已经连续6个月维持“1”以内,且连续4个月在“0.2”以内,显示出市场需求明显不足的迹象。因此,称这种现象为通缩现象,有一定道理。特别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价格,一直表现比较清冷,更容易将其与通缩联系起来。

与此相适应,与经济景气度关系紧密的PPI,从去年10月进入负通道以来,已经连续9个月出现负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下降幅度连续扩大,6月降幅超过了5%,达到了5.4%,7月有所反弹,但仍下降4.4%。PPI不振,反映的也是市场需求不足,消费没有能够对工业生产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导致PPI难以恢复。

也就是说,无论是CPI还是PPI,出现连续下降或低位运行,都是与需求不足有着密切关系,都是需求不足影响了价格的反弹,影响了CPI和PPI的良性运行,从而对消费心理和投资者信心带来不利影响。为什么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利好政策持续出台,股市仍然处于不温不火状态,一定程度上,与市场需求不旺、消费信心不足有很大关系。如何提振消费信心,激活消费需求,让市场热起来、旺起来、火起来,是当前中国经济最为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也是避免经济出现通缩最为重要的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7月中下旬以来,消费市场已经呈现出需求恢复的良好态势。特别是旅游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消费最重要的力量,带动消费市场有序恢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情况》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9.29亿,同比增长63.9%;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2.3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2万亿元,增长95.9%。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2.16亿,同比增长46.5%;二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1.68亿,同比增长86.9%。如被电影《长安三万里》带火的西安,今年的旅游业可谓大出风头,据零售平台美团数据,自7月8日《长安三万里》开播十天以来,省外游客到店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387%,酒店和民宿订单量则同比增长339%,门票方面订单量更是同比增长超过了28倍。

旅游消费带动的不只是餐饮、宾馆、景区等方面的收入,更是市场预期、消费信心,是就业和居民收入。如果能够趁热打铁,出台更多激活消费的政策,真正把消费市场激活带热,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将是非常有效的。日前出台的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就是非常重要的促消费举措。这些举措,从大宗消费、服务消费、农村消费、新型消费等多个消费层面提出了具体举措,如果能够有效落实,定会对消费市场全面恢复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就看,各地能否有效落实。

而从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的情况来看,只要专心去做,还是很有潜力的,地方也是能够想到激活市场的办法的。同时,也反映出旅游市场还有许多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地方。如果能够把这些方面做得更好,旅游市场消费也会更加明显。那么,其他方面是否也是如此,也都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呢?地方能否像今年的旅游市场开发一样,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多找出路呢?一旦消费市场激活了,经济这盘棋也就下活了,CPI和PPI也就会很快进入较快上涨通道,并有可能从防通缩转化成防通胀。

总之,单从数据来看,CPI和PPI都运行在通缩区间。但是,数据不佳,不代表问题严重。因为,7月下半月起,食品价格、非食品价格都已经进入反弹通道,尤其是猪肉价格,已经出现明显回升态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简单地把数据看成是通缩现象,而应当更加关注价格变化,从而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解决价格指数过低问题,有效扩大市场需求、激活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责任编辑:bH_04221

关键词: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