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乡村蝶变 向美而行——看鹤壁市财政局如何开展美丽乡村项目建设

2022-11-08 15:24:10 中原经济网
A+ A-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刘倩倩 李帅

“以前这里是一片危房,遍地砖头、石块和垃圾,现在变成了漂亮的小广场,我们一出家门就能锻炼身体!”11月2日,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镇毕闾寨村村民王女士一边在家门口的小广场遛弯儿,一边讲述着村子里的变化。从昔日的“脏乱差”到如今的“洁净美”,毕闾寨村的改变是鹤壁市财政局开展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资料图】

近年来,在鹤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鹤壁市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连续8年在全省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全国首次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座谈会、全省首次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先后在鹤壁市召开,现场观摩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今年5月,鹤壁市成为河南省首批3个财政支持美丽乡村示范市试点之一、浚县入选省首批美丽乡村重点县试点名单,共获上级奖补资金2.5亿元,为推动鹤壁市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鹤壁市财政局抢抓机遇,担当作为,筹措5.7亿元,打造了96个集历史、人文、山水、民俗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形成了以宜游、宜居、宜购、宜业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鹤壁模式”。

据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超介绍,全市每年会选取部分村“两委”战斗力强、基础条件较好的乡村开展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围绕洁化、绿化、硬化、亮化、美化、文化“六化”建设目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旧貌换新颜。

高位谋划部署,在精准布局上下功夫

淇滨区大河涧乡河口村,从一个传统农业村发展成乡村旅游名村,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该村以庭院“小美”构筑乡村“大美”,实现了“颜值”与文明内涵并重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在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中,一批批和河口村类似的村庄,扮靓了“颜值”、提升了“气质”,既找回了“面子”、也坐实了“里子”。

为精准布局,鹤壁市探索形成了以淇滨区上峪乡桑园村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发展、以鹤山区姬家山乡王家村为代表的传统村落保护、以淇滨区金山街道许沟村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以淇县灵山街道凉水泉村为代表的易地扶贫搬迁、以浚县王庄镇为代表的三产融合发展、以浚县屯子镇裴庄村为代表的红色资源保护共6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鹤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政治统领、高位谋划、科学部署、扎实推进,有效激发了广大财政干部和基层群众推进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的信心和干劲。”吴超介绍,该局将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作为财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在政策制定、统筹规划、资金筹措、资源整合和组织实施等方面主动作为,高规格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建设。

鹤壁市以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为契机,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发展,不断提升乡村风貌,改善人居环境,把乡村建成幸福家园。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规划到建设再到发展,逐步细化标准和要求,夯实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该局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部门联动考核,与财政资金分配挂钩,共同发力、形成合力。因地制宜抓规划,逐步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全域谋划,结合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群众需求和产业发展,宜文则文、宜旅则旅、宜商则商,既保留乡愁,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又彰显当地建筑风格、历史人文特色,打造个性鲜明的精品村庄。

打造魅力家园,在资金保障上下功夫

“以前人们只知道阿斗寨的故事,现在不但知道故事,还能够看到美景呢!美丽乡村建设让我们村焕然一新,现在不但孩子们经常从城里回来,还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旅游,我们的民宿也火了起来!”鹤山区后蜀村村民说起村里的巨大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支持打造阿斗寨景区,该局实施了蜀龙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自2016年以来共投入财政资金2147万元,建设了道路、停车场、文化广场等,整合山水林田湖草等项目资金5530万元,对景区内的金线河进行了生态保护修复,有力促进了农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多元投入,提升保障。为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带动作用,该局在整合、撬动、开源、联结等方面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统筹涉农项目资金,引导工商企业、社会力量投入,发挥合力效应,集中建设美丽乡村,形成“财政引、社会投、群众干、政府帮”的局面,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该局基层财政管理科(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负责人李帅介绍,他们对年度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好、绩效考核排名前三的县区奖励资金,充分调动县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营造了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加强持续管护,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

走进鹤山区姬家山乡娄家沟村,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让人眼前一亮。该村党支部书记武建平说:“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不但让村子环境实现大变化,也逐渐转变了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少村民养成了健康文明、干净卫生的生活习惯,树立了增收致富的信心,增强了发展动力。”

美丽乡村,三分在建,七分在管。美丽乡村要“持久美”,既要有切合实际的管理机制和办法,也离不开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更要具备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保障。李帅介绍,为保持美丽乡村颜值始终“在线”,该局完善制度管理,在加强项目库建设上,通过末位淘汰、差额入库,做到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提高项目选择的前瞻性、科学性。为完善监管程序,健全了竞争立项、公开招标、开工及变更等流程,建立从开工到竣工各个环节的责任链条;构建了市、县、乡三级验收责任体系,由乡镇政府组织初验,县级财政部门组织复验,市级财政部门聘请专业机构复核。

“我们村两天一次评比,就看谁家的院子最干净、房前屋后最整洁,每评比一次都打分,最后凭积分兑换食用油、洗衣粉、洗衣液等物品,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武建平介绍,用小积分推进大管理,激发广大村民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和管护的热情,也用小积分“兑”出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的新面貌。

聚焦特色亮点,在鹤壁特色上下功夫

寻着乡愁走进鹤山区王家、施家沟等传统村落,你会看到世代相传的石砌房子,一座座石头民居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穿过石头寨墙,漫步在石板小路上,石屋、石墙、石门、石街……静静伫立在太行山深处,享受着这里的暮色与晨曦。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成就了蝶变的“北斗七星”古村落群,这里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为脱贫人口就业、创业、农特产品销售提供平台,也助力当地群众走出了一条新的增收致富路。

为突出品牌特色,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的思路,全市重点形成以乡村旅游、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题的淇县太行山东麓美丽乡村示范带,以保护淇河、突出山水人文风光为主题的淇河沿岸美丽乡村生态示范带,以农耕文化、追寻乡愁为主题的鹤山区王家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带,描绘出一幅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新画卷。

为高标准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市、重点县建设,全市依托资源特色与村庄发展导向,围绕保留乡愁、挖掘历史人文特色、营造田园风光等重点,结合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PPP项目及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等项目,共谋划25个不同类型、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示范带(片)。立足全市山水空间特征,构建“一廊二带五区”的全域美丽乡村空间格局,通过改造乡村面貌、唤醒乡土活力,推动生活、生产、生态、文化“三生一文”融合发展,绘就“一山两河五田园”的绿富美新篇章,努力实现“望山看水忆乡愁,乡风古韵醉鹤壁”的目标,让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托起农民的幸福梦。

随着鹤壁市财政局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个个有颜值、有内涵的美丽乡村呈现在人们面前,一幅幅“村美、产兴、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财政干部要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农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吴超说,全市财政部门将立足实际,以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蹚出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bH_02311

关键词: 项目建设 美丽乡村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