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活则全盘活,县域强则省域强,县域稳则大局稳。河南县域面积约占全省的85%,常住人口约占全省的70%,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60%,县域经济在全省大局中始终是强力支撑、坚实底盘,是河南激活国内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基石,也是河南在新发展格局中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的关键所在。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就要筑牢发展基石,持续把县域治理“三起来”作为根本遵循,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彰显特色,在创新体制机制中激发活力、破解难题。
把特色产业作为“压舱石”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命脉和根基,聚焦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成高原”的重要途径。
要突出特色培育产业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新发展格局下,引导各县对特色优势产业进行再梳理、再定位、再聚焦,找准自身优势潜力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最佳结合点,因地制宜明确产业主攻方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差异化发展。优化开发县(市)要突出转型提质,通过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打造以及延链补链强链,壮大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县(市)要突出特色高效,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积极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生态功能县(市)要突出环境保护,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发展绿色消费经济、大健康产业和县域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走出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成高原”路子。
把开放区建设作为“主战场”
开发区是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招商引资的主阵地,是县域经济“成高原”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在战略目标、发展模式、宏观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推动开发区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有助于全面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要坚持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整合提升现有县域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和产业承载能力。聚焦开发区“二次创业”,引导各县(市)探索“管委会+公司”管理运营模式、“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一体化推进模式以及“一区多园、一园一链”产业发展模式,纵向拉长产业链条、横向壮大产业规模,培育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同类行业集聚、配套企业完备的产业集群,形成“一开发区一主导”“一开发区一特色”的全新产业格局,进而打造一批县域百亿产业集群,为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夯实基础。
把重点项目作为“牛鼻子”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主抓手,是催生调结构突破点、新动能生长点、扩需求支撑点、稳增长关键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从某种程度来看,一个重大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爆发点,一批项目就能构成新的增长极。坚持项目为王,就要把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转化为一项项高质量产业,实现产业化、集群化、品牌化,进而迈向中高端、处于关键环。
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最终要靠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支撑。筑牢项目支撑,持续谋划招引新项目,要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装上“智慧芯”、塑造“智能脑”,让传统产业项目焕发生机和活力;要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六新”产业上不断取得突破,有效培育壮大新动能;要筑牢要素支撑,强力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管理六大生产要素向项目流动、汇聚,让优势更优、强项更强,把短板补齐、把弱项补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支撑县域经济“成高原”跑出“加速度”。
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源”
改革开放是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必须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向创新要动力。
要强化改革推动,聚焦破除制约县域经济“成高原”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放权赋能改革,打破传统路径依赖,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使县域发展要素配置更加高效、内生动力充分激发、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强化开放带动,大力实施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归雁招商,动态完善重点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推行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招商新模式、新机制,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向县域流动,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强化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改革开放汇聚创新资源,让更多创新资源为县域所用,让更多技术向县域转移、更多成果在县域转化,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融合,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把优化环境作为“金招牌”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优化营商环境是县域经济“成高原”的关键所在。县域经济要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不能简单比拼优惠政策和要素成本,必须依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激发市场内生动力,塑造最强劲的吸引力和最持久的竞争力。实践表明,哪里营商环境好,哪里发展就快;哪里营商环境优,人才、资本、项目就流向哪里。
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战略性基础工程紧抓不放,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以“环境好”体现“制度优”、以“硬措施”托底“软实力”。要不断加大“放”的力度,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容缺办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改革举措。注重优化“管”的方式,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和应用,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对重点领域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努力提升“服”的实效,推广应用政务服务“豫事办”实现更多民生服务掌上办、随身办。(鹿邑县委 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