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世界快资讯丨“黄河泥沙之变”——“玉渊六人谈”主题沙龙在济源举办

2023-04-03 18:22:29 中国日报网
A+ A-


(相关资料图)

3月31日,《中国水利》杂志“玉渊六人谈”主题沙龙第四期——“黄河泥沙之变”在河南省济源市举办。矫勇、李文学、傅旭东、赵会生、江恩慧、王远见等6位嘉宾围绕黄河保护治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水库清淤与泥沙资源利用理念的发展、黄河泥沙之变的科技支撑、泥沙资源利用困境与破局展望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思想碰撞,共话新形势下的“大河之治”。‍

黄河之害在泥沙,黄河保护治理要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深入研究水库清淤与泥沙资源利用技术与模式,对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意义重大。

水利部原副部长、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矫勇认为,水库淤积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单位水库库容和世界上有些国家相比要小的多,随着有效库容被泥沙占领,清淤势在必行,要在老旧水库的库容恢复上下功夫,这是水库兴利的要求。水库坝址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泥沙淤积损失的每一方库容不仅危害效益发挥,也让流域水沙调控能力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水库清淤与泥沙资源利用可以实现水库库容的长期有效利用,解决水库有效库容维持问题,让黄河泥沙变“废”为“宝”。

科研上,当前,集“测-取-输-用-评”于一体的黄河泥沙资源利用全链条技术已基本成熟。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恩慧表示,清淤和采砂之间有本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目的不同、用量不同、公益性和经济性比例不同三个方面。

地方实践上,据了解,当前,济源正在针对黄河泥沙综合利用项目完善相关工作。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市长赵会生认为,在实施推进的过程中应该从三个方面实现统一。一是在原则上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市场化相统一。二是在工作目标上要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相统一。三是在职责发挥上和功能整合上要实现政产学研相统一。

当前水库清淤与泥沙资源利用推动工作还存在技术和体制机制上的困局。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傅旭东认为,水库清淤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清出来的泥沙去向什么地方,市场空间如何;泥沙要取自哪里,如何借助清淤措施最大化实现对水库淤积形态的改造;泥沙要怎么取出来,如何利用水动力作用实现“四两拨千斤”;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如何控制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原总工程师李文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小浪底研究中心主任王远见认为,可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与黄河保护法的法律精神相匹配的配套制度,协同流域管理机构、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发挥合力,持续在水库清淤与泥沙资源利用关键技术、模式等方面形成突破意义重大。‍‍

对于下一步水库清淤与泥沙资源利用工作,江恩慧,这位对黄河泥沙的研究长达30多年的学者认为,建议尽快出台指导意见和配套政策法规,推动黄河流域淤损水库的系统治理与泥沙资源规模化、标准化综合利用。‍‍

来自科研院所、高校、水库管理部门、相关企业的30多名代表来到沙龙现场,与嘉宾进行互动交流。

“玉渊六人谈”主题沙龙创办于2018年,由中国水利报社主办,其宗旨是发挥媒体的平台作用和智库作用,邀请业内大家、学者,立足理论高地和学术前沿,聚焦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热点话题和难点议题,为行业提供一个在无拘无束促膝长谈的氛围中阐发解题之策的“客厅”。创办以来,沙龙活动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史宝银|田遂林 李亚飞)

责任编辑:bH_0192

关键词: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