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绿色中国行——走进国际湿地城市梁平暨第二届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在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当天,由来自全国的8个市区县共同发起的中国小微湿地创新联盟正式成立,秘书处设在梁平。东营、南昌、哈尔滨等地区的13个国际湿地城市代表齐聚梁平,共话湿地保护及利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20日,中国小微湿地创新联盟成立仪式现场。邓蕊 摄
经中国湿地保护协会批准,活动当天,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重庆市开州区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常熟市湿地保护管理站、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服务中心、广州市海珠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湖北远安沮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江西省万年县珠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四川绵阳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小微湿地创新联盟,并设秘书处在梁平。旨在避免小微湿地持续退化和丧失的风险,构建小微湿地生命共同体,促进小微湿地的保护、修复、合理利用和可持续管理的“中国小微湿地《梁平宣言》”随后发布。
据介绍,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2017年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国际湿地城市”概念,公约委员会开始在全球启动“国际湿地城市”项目,其目的在于推动湿地保护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43个城市被《湿地公约》评为“国际湿地城市”,其中中国有13个。
去年11月,梁平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证书,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国际湿地城市。
梁平在湿地生态保护以及“小微湿地+”模式推广等方面取得了示范性效应及应用。据梁平区委书记钱建超介绍,梁平一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认真落实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的“中国方案”工作要求,依托境内408条河流、78座湖库和80万亩稻田湿地资源,大力实施“全域治水•湿地润城”,积极构建城市湿地连绵体和乡村小微湿地生命共同体,全国首创以“小微湿地+” 为特色的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模式,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为没有大江大河的内陆城市推进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梁平经验”。
他还表示,中国小微湿地创新联盟的成立将促进各地区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利用,推动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继续为全球“小微湿地”保护管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当天还举办了《绿色中国大讲堂》:“国际湿地城市市长话湿地”活动,东营、南昌、哈尔滨等地区的13个国际湿地城市代表和国内外权威生态专家共话湿地保护及利用,共谋国际湿地城市发展。
《绿色中国大讲堂》:“国际湿地城市市长话湿地”活动现场。向成国 摄
《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桑达•蒙巴(Musonda Mumba)在活动致辞中表示,作为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东道主,中国在达成《武汉宣言》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已成为世界上拥有湿地认证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重庆梁平,当地绿意盎然的环境呈现出一个中国绿色城市典型的面貌。湿地让城市更美好,因此梁平也可以成为全球湿地城市的典范。”当天参加的活动的原湿地公约秘书长、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态司司长、澳大利亚生态学专家彼得•布里奇沃特(Peter Bridgewater)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说道。他表示,在过去25年里,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并为世界其他地区提供了许多范本。“我希望能看到国际湿地城市的概念得到更广泛的宣传。”他补充说。
“国际湿地城市”的成功创建,只是梁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又一新起点。梁平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孟文介绍,下一步,梁平将继续坚持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两手抓”,持续做好国际湿地城市“后半篇文章”,将小微湿地元素融入城乡建设全域全程,涵蓄生态价值,厚蓄经济价值,积蓄社会价值,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梁平新贡献。(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