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A股大宗交易活跃度明显攀升。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9月30日,9月A股市场大宗交易的累计成交量环比增长81.91%,累计成交金额环比增长36.41%。 从行业来看,电子、国防军工、电力设备三大行业累计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居前。值得关注的是,食品饮料、基础化工等行业的折价幅度相对较低,而汽车、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行业的折价幅度较大。
记者梳理发现,9月A股大宗交易升温,机构资金“功不可没”。机构正通过大宗交易大举买入A股,9月机构专用席位共计出现在522笔大宗交易的买方,累计成交15.33亿股,累计成交金额为206.14亿元;机构专用席位共计出现在200笔大宗交易的卖方,累计成交15.41亿股,合计成交金额111.98亿元。
从买入金额来看,9月机构买入金额仅次于6月,暂居全年月度第二位。机构大宗交易单笔买入额前五名分别是中国船舶、洛阳钼业、上汽集团、万华化学、中国铝业,买入金额介于14.62亿元至8.8亿元。
以中国船舶为例,今年以来中国船舶共有7笔大宗交易,而成交金额过亿的两笔集中出现在9月。这两笔大宗交易的买方为机构专用席位,卖出方均为华泰证券北京东三环北路证券部,累计成交8900.13万股,累计成交金额24.3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笔大宗交易均溢价成交,机构买入后账面暂时出现浮亏。
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大宗交易已经成为机构重要的建仓手段之一。“如果看好一个标的且愿意长期持有,而这家公司又有大宗交易可接,机构出手接盘是一个较佳选择:一方面大宗交易往往有折价;另一方面本来就打算长期持有,因此不在乎锁定时间半年。”他认为,如果从二级市场买入,大资金很容易推升股价,这会增加二级市场建仓成本。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