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我市召开的“第25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暨首届中国数据治理年会”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规模5年实现近一倍的增长,产业规模从2017年的135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634亿元,同比增长94.8%,年均增长18%以上,在全国各省、直辖市中位居前列。今年上半年,产业规模达1119亿元,同比增长5.1%,在全国主要省市中位列前10名。
“这个成绩的取得,与近年来我市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分不开。”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周胜昔介绍。近年来,我市与华为、中国电子、腾讯、京东、三六零集团等国内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打造了新一代麒麟操作系统、天津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腾讯云数据中心、三六零总部等一批重点项目。随着重点项目的建设,本土企业快速成长,软件赋能、赋值、赋智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我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超过500家,天地伟业、曙光信息入选工信部软件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我市连续4年举办中国(天津)工业App创新应用大赛,23个工业App入选工信部优秀解决方案,位列全国第一。我市加快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培育认定了滨海新区信创谷、西青集成电路、武清高村云数据、河西数字经济等数字产业主题园区,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个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产业政策日趋完备。”周胜昔说。2018年以来,我市制定出台国内首部智能制造发展条例,发布了百亿元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和千亿级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基金,累计支持8批近3000个项目,市、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0多亿元,带动投资超过800亿元。重点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龙头企业发展、企业上云上平台、大数据试点示范以及区块链试点示范等400多个项目,累计支持资金超过7亿元。“我市正在研究制订新一轮‘制造业立市’支持政策,通过政策放大引导作用,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他表示。
目前,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拥有软件著作权超过2万件,参与制修订国家及国际标准超过160项,科技资源加速汇聚。推动建立信创海河实验室,打造了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等10余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形成了产学研用融合、“大装置+大平台”赋能的创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