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当“王冠”的理想照进狂飙的现实

2023-07-12 09:05:44 搜狐科技
A+ A-

大争之世,强者恒强。比亚迪这辆隆隆开动的战车,正在加速推进,开辟新能源“战国时代”一条全新的道路。


(相关资料图)

就在6月,比亚迪交出了新能源乘用车251,685辆的销量成绩单,以绝对优势稳坐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其中,王朝+海洋销量达到240,535辆,腾势销量达到11,058辆,出口销量达到10,536辆。

从累计销量来说,今年1~6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24.8万辆,同比增长95.59%,距离300万辆的年度目标,大概还有175万辆。也就是说,只要比亚迪下半年保持超过29万辆/月的销量节奏,就能顺利完成目标。

不过,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对于2023年争夺未来300万辆“入场券”的比亚迪来说,这句话非常贴切。众目睽睽之下,比亚迪的愿望能达成吗?

绝对底气的来源

“卷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更卷。”这是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6月16日形容眼下的汽车市场的话。让业内侧目的是,比亚迪在去年186万辆的基础上继续高歌猛进,在领先友商数倍的销量规模基础上依然没有减速,保持同比接近翻番的强劲势头。

而从近几年来罕见的“比亚迪现象”来看,不管埃安、理想等销量再度创造历史新高,以及蔚来、极氪等品牌,走势与状态有所回暖,都在比亚迪的成绩面前,相形见绌。

论及根本,比亚迪近两年的崛起,离不开其在电动汽车领域长达20多年的默默努力。正所谓厚积薄发,“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更重要的是,当下比亚迪的插混与纯电两条技术路线,做到了齐头并进,没有太过偏科。

就像6月销量的细分车型方面,比亚迪的技术路线也清晰可见。比如,王朝网汉家族销量达到23,206辆,这其中DM-i和纯电EV车型也是各占一半。稍有例外的是,唐家族销量达到12,657辆,其中DM-i车型倒是占了绝大部分。

而一个品牌N个车型均能破万,这在5年前,也只有吉利曾有此盛景。如今,比亚迪在新能源的2.0时代脱颖而出,再次上演这样的戏码。

比亚迪的秦家族,本月销量达到44,239辆,从乘联会5月的数据来看,秦家族1~5月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71534辆,同比增42.8%。半年超过20万辆的销量,在国内单一车型里面也是无出其右了。

而元家族销量达到33,935辆,同样也是达到了累计20万辆的水平。宋家族里面,宋Pro销量达到16,453辆。也是相当亮眼的成绩。

与王朝网的成绩相比,比亚迪2021年广州车展宣布成立的海洋网中,海鸥销量达到23,005辆,虽然遭到五菱缤果等竞品的“硬杠”,不过,依然稳如泰山。

与之类似,海豚销量达到31,140辆,海豹销量达到8,134辆,e2销量达到3,572辆。我们知道,海洋网产品定位非常清晰,主打年轻、时尚、科技,主力开拓年轻消费群体。生物系列主打纯电车型,海豚、海豹、海鸥的畅销,无疑说明比亚迪完全掌握了“流量密码”。

此外,宋PLUS销量达到25,935辆,而且,宋PLUS冠军版也刚上市不久,虽然遭遇到了吉利银河L7、哈弗枭龙MAX的强力阻击,依然毫无惧色。当然,随着各品牌纷纷开始发力,宋PLUS遭遇“围殴”也是必然的,也将受到更严峻的考验。

而主打DM-i超级混动的车型中,驱逐舰05销量达到10,222辆,护卫舰07销量达到8,037辆。并且,海洋网6月总销量已经超过11万辆。这是继4月份海洋网达到83388辆后,不断创出新高。这种增长速度,在国内自主品牌中确实无人能及。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6月出口销量达到10,536辆。实际上,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比亚迪出海步伐加快。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巴西、新西兰等53个国家和地区。

当然,接下来比亚迪要面对的是:如何保证DM-i混动系统的领先性?如何迅速补齐智能化部分短板?如何保证经销商体系的稳定扩张和售后服务?如何保证迅速量变之下的产品品控?如何保证各个品牌的有效传播?

虽说消费者对于类似丰田、大众般合资品牌盲目崇拜的消失,以及家国情怀的崛起,成为比亚迪热销的“助推剂”,但从大环境来看,终端用户对于新能源车认知层面的加深,以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的选择回到更加理性的层面。

所以,这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比亚迪给出答案,并且不容有失。当大环境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在这不算富饶的土地中,下半年如何继续“挖潜”,也是比亚迪要直接面对的。

相应的,大家愈发关心的话题当然是,比亚迪冲击年销300万辆究竟能不能完成?不过,照我说,比亚迪300万辆目标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比亚迪应该格局更大,背后在时时刻刻自我进化。

争夺“入场券”

比亚迪这两年走得飞快。在这两年多新能源汽车波澜壮阔的发展浪潮中,2020年比亚迪全年销量还不足43万辆,但到2022年比亚迪全年销量便超过186万辆,与特斯拉并肩齐驱。2023年,比亚迪的速度也是丝毫不减。

从跟随者一跃而成为中国车市的引领者,比亚迪的“豹变”是如何做到的?比亚迪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比亚迪真正得以脱颖而出的秘诀是什么?

答案其实也简单。从企业本身来看,无论垂直供应链端,还是成本管控端、产品推新端、技术研发端,甚至销售网络端,比亚迪的每一步都在不断累积中踩中正确的节点。核心,就是比亚迪的技术积累。

去年年初,王传福表示:“我们凭借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等颠覆性技术,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两条腿走路,即将迎来技术、产品和市场的爆发。”

就在4月10日的“云辇”技术发布会上,比亚迪又以教科书般的操作,打出一张漂亮的技术品牌的牌。比亚迪以一套车辆“Z向控制”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在车身垂向控制上,跟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做了很好的结合。

虽说博世、大陆等零部件巨头也有相应的技术,国外有特别完整的供应链,但是在国内,比亚迪这套历时5年、耗资数十亿元的全栈自研的智能车身控制系统,标志着比亚迪成为首个自主掌握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中国车企。

窥斑见豹,“云辇”技术的推出,是比亚迪继刀片电池、CTB、易四方之后的又一安全技术“概念”,而比亚迪在“开窍”后,不断有新的突破,也让我们不断领略到中国品牌的自信和骄傲。

当然,纵观当下,强敌环伺,比亚迪的实力正在受到更加严酷的考验。

比亚迪当下冲击的300万辆目标,是目前自主品牌未曾到达的高度。不过,今年4月份,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就曾直言:眼下淘汰赛才刚刚开始,未来,300万辆年销量规模将只是入场券。

何小鹏判断:“在这些企业里面,300万或500万辆销量,将是基础。纵观国内新能源车企,能够冲刺此销量目标的车企已然明晰。”其中,何小鹏认定,比亚迪是最具潜力的种子选手之一,而华为董事余承东也认为,比亚迪是能活下来的巨头之一。

天时地利人和,当诸多风口与节点被押中,同时,身处全新的赛道,比亚迪的正向循环让人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而先发优势一旦被彻底建立起来,就会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这促成了比亚迪难以复制的绽放。

之前,自主品牌有吉利冲击200万辆关口止步,长城连续七年在100万辆附近徘徊的“魔咒”的教训。不管怎么说,300万辆都将是自主品牌一个全新的实力标志。而王传福在2022年股东大会上也强调,未来3~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发生大变革:“比亚迪有信心在未来3~5年获得更高市场份额”。

“我们的目标是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王传福信心满满。这样看来,300万、500万甚至1000万的销量目标,更高的市场份额,对于充满野心的比亚迪来说,都不是梦。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然野心不再遮掩,那么展现出与之匹配的实力也只是时间问题。只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走得快,更要走得稳。

责任编辑:bH_03192

关键词: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