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内蒙古近65万人投入抗旱

2023-08-17 16:47:33 中国日报
A+ A-


(资料图片)

中国日报8月17日电 今年进入春播以来,内蒙古大部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农牧业旱情,并持续扩大。进入汛期后,虽有数次大面积降水过程,缓解了东部偏北地区农牧业旱情,但由于中部、西部有效降水较少,牧区草场和农业依旧受旱,特别是牧区干旱持续,给农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各地水利等各部门均采取有力措施抗旱保供水、保农牧业生产,全区64.75万人投入抗旱。

截至8月上旬,全区农作物受旱面积1160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面积23.6万亩,农业受旱地区以轻旱为主。作物受旱区域主要是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四子王旗、卓资县、商都县、化德县,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乌审旗,包头市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太仆寺旗和赤峰市宁城县、敖汉旗。当前受旱耕地大多位于非灌区,主要为旱地。牧区草场受旱面积3亿亩,主要集中在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及乌兰察布市。因旱饮水困难大牲畜21.5万头,主要分布在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全区因旱影响农村牧区供水人口47876人,主要分布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赤峰市喀喇沁旗和包头市达茂旗。

针对较为复杂的旱情,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提前部署,及早行动,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抗旱防灾减灾救灾。一是提早安排部署防灾减灾。3月,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抗旱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提早部署今年抗旱减灾工作。二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6月,与自治区防办、气象、农牧业等部门会商研判当前旱情,启动内蒙古自治区抗旱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全力抗旱减灾,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骨干作用,努力保障农牧民生活用水和农牧业生产用水安全。三是加强监测预报。春播期以来,自治区水利厅加密旱情监测预警预报,滚动跟踪雨水情、墒情、旱情变化,及时通报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准确掌握供水紧张和饮水困难情况,指导当地农牧业生产。四是按周调度各地区的旱情信息,按半月度调度全区水库蓄水量,精准掌握受旱情况,摸清具体数据,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可用水量,牢牢抓住抗旱工作主动权。五是强化服务指导防灾减灾救灾。旱象露头后,多次派出工作组深入旱情严重地方核实受灾情况,指导各地加强抗旱应急供水工程维修管理和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减轻旱灾损失。六是根据实地核查结果已向水利部专题汇报,并会同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向水利部、财政部申请中央水利救灾(抗旱)资金。目前,财政部、水利部下达的6360万元资金正在加紧分配下达中。

根据当前旱情,自治区水利厅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和抗旱应急水源运行维护,确保水利工程在抗旱减灾中充分发挥作用;限制高耗水农灌设施,积极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应急保障供水预留充足水量;持续提升旱情预警监测手段,强化预警监测措施,及时研判、快速响应,做足各项抗旱准备,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持续对农村牧区供水薄弱地区、供水易反复人群等饮水状况动态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问题动态清零。截至目前,动态监测发现的涉及26344人的因旱造成饮水临时困难问题已采取拉水送水、新开辟水源等方式解决。全区已累计投入抗旱人员64.75万人、抗旱机动设备23.31万台套,机动运水车36253辆,全力保障农牧区供水。

责任编辑:bH_04228

关键词: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