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王泽远 通讯员 赵晓慧
根据濮阳市市场监管局统计,截至11月15日,全市实有市场主体34.19万户、注册资本626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05%、29.34%,完成市定目标(30万户)113.97%,提前圆满完成省定目标(338623户)100.97%,较2021年年底(289421户)增长18.13%,超过省定目标(17%)1.13个百分点,其中今年新发展私营企业13266户、注册资本551.35亿元。
一是精准施策,持续优化市场主体准入环境。对标2021年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濮阳市市场监管局收集汇总问题4条,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发挥企业开办牵头作用,每周报送进展、每月例会调度,问题逐个整改,台账逐个销号。一是与行政服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濮阳支行、中国建设银行濮阳支行等部门7次对接沟通协调,在行政服务中心四楼设置窗口,建行工作人员现场办公,企业自主选择银行开户或者银行预约开户。二是扩大“企业开办+N项服务”范围,市场主体在办理企业登记、印章刻制、银行开户、税票领取、公积金账号、社保账号等事项的基础上,已实现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三是制作企业开办办事指南、企业开办申请表,让群众一看就懂、不教就会,真正实现“一表申请、一日办结”。四是加强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发放及推广应用,通过濮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濮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众号等,向广大市场主体发布公告,告知市场主体领取电子营业执照的方法。联合濮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等十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濮政数〔2022〕 24号),为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发放及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二是精心组织,“一码集成”后续有声有色。一是市场监管系统巩固提升。2021年12月至今,“一码集成”改革已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内部负责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药品零售、食品经营、食品经营(餐饮)、食品生产等领域实施,并扩展到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等事项。二是全市范围有序推进。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主管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的“一码集成”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动员会、推进会、座谈会、调研专题会等11次,着手升级完善“一码集成”改革系统,并把“一码集成”改革系统技术方案以“濮阳市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专项债包装工作的形式,报送至濮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盼望财政支持,解决资金困难问题。截至11月15日,颁发“一码集成”营业执照6179张,群众通过许可准营端口办理许可353户,办理许可事项523件,工作人员首次核查353次,实现了提速增效、现场办结,营造了稳定、公平、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
三是精细谋划,全力挖掘市场主体增长潜力。一是组建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压实了责任链条,健全了责任体系。按照“四盯”要求,组建工作专班,采取日调度、日报告、日通报等措施,指导督办,效果明显。二是找准问题,优化服务。通过实地调研、书面调查、电话咨询等方式,发现了我市花卉市场、集贸市场、农村经营店等存在的“无照无证”经营问题,掌握了全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紧密结合我市实际,直面问题补短板,精准选点求突破,进一步明确了电子商务、教育、水利、环境、服务业等领域的培育目标,实施企业开办“一网办、一窗办、一日办、免费办”。对商超、夜市固定摊点等重点区域“一址多照”的市场主体,提供上门服务、集中办理、现场办结。鼓励引导全民创业,落实“一码集成”“企业开办+N项服务”“先照后证”“住所承诺”“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歇业登记”等惠民政策,支持“个转企”“小升规”,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发展,助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三是助企纾困,精准发力。坚持助企纾困与激发活力并举,以超常规举措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出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大个体工商户帮扶力度、加大创业援企支持力度、畅通融资渠道、优化营商环境等6个方面24项措施,征求了22个单位意见建议,实施财税支持、助企纾困、收费治理、降低成本等硬核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市场主体多培育、快成长、早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