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研究表明,一种单一的机制--抗原交叉呈递--负责为T细胞(免疫系统的疾病“斗士”)识别和摧毁癌细胞做准备。新研究发现,被称为MHC-I交叉呈递的第二种机制在诱导T细胞反应方面也很有效。
【资料图】
该研究的作者、芝加哥大学医学部副教授Justin Kline博士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一条完全独特的途径,肿瘤和免疫系统通过该途径相互‘交流’。知道这一途径的存在可能会对我们今后思考疫苗设计或预测哪些肿瘤抗原可能是最佳目标产生影响。”
该研究最近发表在《免疫》杂志上。
Kline和他的同事调查了树突状细胞在对癌症的免疫反应中的功能。这些细胞提醒免疫系统注意抗原--体内的毒素和其他外来物质,并激活T细胞。
如前所述,研究人员假设抗原交叉呈递是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交流”的唯一方法。当树突状细胞 “吃掉”一个癌细胞,然后显示它所吃的东西,以便T细胞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任何抗原时,就会发生交叉呈递。
Kline和他的团队发现的机制只是要求树突状细胞用肿瘤细胞的分子“打扮自己”,以提醒T细胞注意这种疾病。
研究人员通过在实验室的一次意外观察意识到这第二种机制的潜在存在。
Kline说:“最初的发现有点偶然,我们敲除了小鼠肿瘤细胞系上的一个特定的MHC 1类分子,并发现尽管交叉呈递完全完整,但针对这些肿瘤的免疫反应受到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这向我们表明,第二种机制正在运作,我们想进一步研究它。”
识别一个新机制
为了做到这一点,研究人员对小鼠模型中的树突状细胞进行了基因工程,以抑制MHC-1分子的表达,其主要功能是显示肿瘤相关的抗原。然后他们给这些模型注射了两种类型的癌症肿瘤之一。第一种类型,黑色素瘤,具有非常低的MHC-1分子水平。第二种类型,白血病,具有非常高的水平。
注射后,他们使用流式细胞仪测量树突细胞上 MHC-1 分子的存在,并发现细胞已经在分子中吸收或修饰自己。此外,他们发现注射白血病模型的树突状细胞显示出大量的分子,而注射黑色素瘤的模型则少一些。
“我们知道树突状细胞上的任何MHC-1分子必须来自肿瘤,因为系统中没有其他MHC-1分子,”Kline说。“它明确表明正在发生‘变装’。”
Kline说,同样重要的是,树突状细胞上的MHC-1的数量根据肿瘤类型而不同。这表明这一途径在1类分子含量高的癌症肿瘤中可能更重要,而在含量低的肿瘤中则不那么重要。
为了实现这项工作的任何实际意义,有必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下一步,该团队计划研究MHC-1交叉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其背后的分子机制--以及交叉作用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树突状细胞刺激T细胞采取行动的能力。
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芝加哥大学和美国免疫学家协会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