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具有消费占比高、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特点,稳定增加汽车、家电消费等大宗消费对提振消费至关重要。
国务院发布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自《措施》发布以来,各地方各部门积极响应,在促进汽车、家电消费等方面,迅速制定了实施方案并推进贯彻落实。
撬动汽车消费值得期待
以广东为例,对标国务院部署的6个方面33项政策措施制定131项具体实施方案。针对汽车、家电大宗消费,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对以旧换新给予3000—10000元/辆补贴,同时以8000元/辆的补贴鼓励购置新能源汽车,不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增加购车指标,放宽购车人资格限制,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停车场设施配建标准。同时,重点鼓励加大对绿色智能家电、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的促销力度,推动家电升级换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漆云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整个消费结构中,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具有消费占比高、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特点,稳定增加汽车、家电消费等大宗消费对提振消费至关重要。“广东的这些政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望对助力消费回升、稳定经济增长发挥重大作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3万亿元,同比下降6.7%,降幅比4月份收窄4.4个百分点。其中,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近一成的汽车类零售额下降16%,降幅比4月份收窄15.6个百分点。
“本轮消费回落特别是今年3月份以来的由升转降主要是疫情反复冲击所致。因此,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生产生活有序恢复,消费逐步回升应是预料之中。对汽车消费而言,一方面汽车作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本身仍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另一方面,本次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加大对购买环节的支持力度,同时放松对使用环节的限制,完善基础设施,实施购买管理和使用管理并重鼓励政策,撬动汽车消费值得期待。”漆云兰说。
多地出台促消费升级举措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姜雪对本报记者介绍,在促进汽车消费方面,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浙江、福建、湖南、贵州等地针对乘用车车购税、二手车交易、新能源汽车补贴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出相关的促进政策措施;天津、上海、广东等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年内增加个人普通车摇号指标;天津、安徽在皮卡进城方面提出相关鼓励措施,促进皮卡车的消费。在促进家电消费方面,上海、安徽、广东、贵州等地提出实施家电以旧换新、鼓励废旧家电回收、绿色节能家电补贴等相关政策。在消费券发放方面,黑龙江、浙江、上海、湖南、安徽、福建、贵州等地依据本地财政情况,提出统筹发放汽车、家电等各类消费券,激发汽车、家电等市场活力。
“随着疫情防控精准部署、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消费发展将呈现稳恢复态势,6月份消费将有望回暖转正。”姜雪说。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副研究员于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劲,稳定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各地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前期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将逐步释放。下半年消费市场总体将呈恢复性增长态势,但报复性反弹的可能性不大。
抓住、稳定重点消费完善、活跃消费市场
漆云兰表示,由于前期国内疫情多发频发,消费特别是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受到明显影响,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服务业领域经营压力增大。对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她建议,首先要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恢复和优化供给;其次要积极推进消费提质升级,加快培育形成消费新增长点,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第三要推进消费平台健康持续发展,增加就业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从短期看,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不断织密扎牢疫情防控网的同时,抓住和稳定重点消费、完善消费环境、活跃消费市场,最大程度减轻疫情对各类正常经济和消费活动的负面影响。从中长期看,应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为主,进一步落实落细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措施,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更多吸纳就业,稳定收入和消费增长预期。”姜雪说。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联动生产端协同促消费。针对汽车、家电等供给端存在的芯片短缺、上游材料价格上涨等关键问题,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强化监测预警,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二是发挥平台经济的支撑作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推动电商消费持续发力,发展区域化电商平台、社区化“网上超市”等消费新业态,推动实物产品线上选购、便利消费。三是创新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支持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叠加优惠促销活动,进一步落实绿色消费补贴政策,规范发展汽车、家电等消费信贷,促进产品更新与新增需求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