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腾冲市司法局围绕打造“五型”队伍建设标准,全力推行“党建+”司法行政工作模式,党建对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得到全面彰显,“党建+”正助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全面提质增速,司法为民之花在全市全面绽放。
期间,腾冲市司法局推行“党建+政治建设”,全面提升队伍政治能力素质。全面落实党组书记抓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班子成员挂党支部联系点制度,班子成员全部挂钩到村(社区)、律师事务所指导开展党建工作。坚持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支部跟进学,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党员集中学,借助“学习强国”APP、党员教育公众号等平台鼓励党员自觉学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政治理论水平。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在急难险重等一线工作任务中锤炼干部,全面精准把握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政治方向。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先后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人民调解先进单位”、“云南省‘七五普法’先进单位”、“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明光司法所、芒棒司法所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等荣誉称号。
通过推行“党建+依法治市”,建设高水平的法治腾冲。腾冲市司法局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机制,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期间,科学编制《法治腾冲建设规划(2021—2025)》、《腾冲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全市法治腾冲建设工作方向。不断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督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行政机关负责人认真履行出庭应诉制度,主动回应群众期盼,行政争议实现案结事了。按照司法部、省司法厅、保山市司法局部署,积极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挂牌成立腾冲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司法行政机关内设机构设置不断优化。积极建立法治专家人才库,鼓励各行政执法单位组织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考试和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不断壮大全市法治队伍力量。目前,全市储备法治专家库人才45人,持有行政执法证1856人,在册备案持有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证113人。
推行“党建+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服务零距离。腾冲市司法局率先推行“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顾问”和法治校(园)长工作,全面打通公共法律服务为民、便民、惠民服务最后一百米,公共法律服务实现零距离。从全市9个律所中抽调88名律师聘任到220个村(社区)担任法治村长,志愿公益履行村级法律顾问职责,实现覆盖率、协议签约率、村规民约合法性审查率和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回应率四个100%。积极拓展职责,各法治村长同时公益承担本村(社区)中小学校(园)的法治校(园)长和所涉及的古村落保护自然村、乡村振兴示范点自然村法治职责,确保法治服务无死角、法律帮助无盲区。目前已完成218个中小学校(园)的法治校(园)长和56个古村落保护、乡村振兴示范点自然村法治村长签约工作。
推行“党建+普法宣传”,法宣教育走“心”更走实。腾冲市司法局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广开言路“请进来”、登门问需“走出去”、线上线下“全覆盖”的普法方式愈发多元化,普法内容越来越丰富。法治文化广场、法治长廊等普法阵地越来越多,百姓宣讲团、“五老”宣讲团,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明白人、“八五”普法宣讲队等普法队伍越来越壮大。结合“强边固防 法治同行”、“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工作要求,在全市教育、妇联系统和抵边村(社区)率先推行“清单式、菜单式”普法模式,独具边境地区的民族特色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越办越精彩,得到了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目前,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市级法治文化广场2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个,村级法治阵地1个;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个。
推行“党建+市域社会治理”,全面护航党的“二十大”。腾冲市司法局以开展特殊群体服务管理、命案防控三年攻坚、突出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四个专项行动”为契机,全面发挥腾冲市“一统筹、四统一、两同步、双及时”矛盾纠纷排查(受理)调处机制,针对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根据其性质、规模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梳理。2022年1-8月31日,共组织全市19个乡镇(街道)集中排查社会矛盾纠纷144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815件,成功化解各类疑难矛盾纠纷2759件,调解成功率为98%。狠抓重点人群管控,全面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充分发挥腾冲市社区矫正委员会职能作用,以提高监管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为目标,通过配优以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为主体的刑罚执行队伍、配强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专业化帮教队伍、配齐以社会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切实提升监管执法的质效,不断增强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的信心和能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