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北部湾港钦州港区货物吞吐量达到1亿吨,在2022年钦州港建港30周年之际,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防控多重挑战,以连续三年破“亿”向建港30周年献礼!也是继北部湾港防城港区1个月前连续三年破“亿”之后,又一港区吞吐量连续三年突破1亿吨!
30年前,钦州人民怀揣着建大港的初心和梦想,以“不等不靠、艰苦奋斗、实干第一、上马第一”的进取精神,建成投产2个万吨级起步码头,结束了钦州港有海无港的历史。
(资料图)
30年后,2022年的北部湾港钦州港区赓续钦州港建港精神,聚焦基础建设,强基固本蓄发展之力;深耕货源市场,内联外通拓业务之沿;面对急难险重,聚力攻坚保物流之畅。上下同心、多措并施,续写北港华章。
强基固本,蓄发展之力。发扬“拓荒牛”的建港精神,奋力攻坚基础能力建设,建成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引进一批港作机械设备,增强基础能力,夯实门户基础。
建成全球首个“U”型工艺、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新增两个10万吨级全自动化集装箱泊位,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增加102万标箱,为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贡献“北部湾港方案”。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顺利通过水工交工验收,提前3个月完成自治区国资委下达任务。同时,水工交工质量核验工程观感质量评价得分率92.7%,创北部湾港水工工程历史新高。
大榄坪作业区1#-3#泊位一期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向竣工投产迈进关键一步。
完成大榄坪南作业区12#-13#泊位两个10万吨级和大榄坪北3#泊位1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对外开放验收,新增年吞吐能力592万吨。
新购投产2台岸桥、4台场桥、5台粮食漏斗等一批生产急需港作机械设备,码头生产作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内联外通,拓业务之沿。在“硬实力”提升的同时,钦州港区还着力把“路”搞畅,把“线”织密,把服务做好。
今年截至目前,钦州港区新增集装箱班轮航线8条,其中外贸航线7条。现有挂靠钦州港航线共67条,加密了北部湾港至RCEP成员国的航线网络,扩大了与世界大港的联动,为外贸货物提供了更多进出口路径。1-10月份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5.55%,其中外贸集装箱增速达25.35%。
先后开通了“阿联酋—钦州—兰州”“东南亚—钦州—西安”“印度—钦州—都拉营”“太阳村—钦州”等海铁联运班列,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汽车、原糖、水泥熟料等货物流通搭建更为经济便捷的物流路径。
依托港口区位优势,不断做大“货源包”。集装箱方面,新增锂电池等新能源材料出口业务,石灰石等大宗货物“散改集”也成为新的箱量增长点。同时,危险品业务也实现大幅增长,1-10月危险品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39.8%。
散货方面,抓实煤炭、金属矿石、粮食等重点货源在港服务,守住货源“基本盘”。同时,深入货源市场,关注市场动态,引进低冰镍、锌精矿、铜精矿等新货种,激发新增量。
聚力攻坚,保物流之畅。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聚力攻坚各种困难和挑战,坚守保产稳产,促进物畅其流、货尽其通。
今年3月和7月,面对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作为衔接海陆运输的重要节点,钦州港区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听从指挥,服从管理,齐心协力,共度难关,确保船舶不停航、生产不间断、工地不停工,以稳产保产促进月吞吐量逆势上扬。
发挥党建联盟优势,多方合力破难题、提效能、促发展。充分发挥服务集装箱船舶VTS专席作用,推动“套泊热接”作业模式常态化,提高船舶疏港效率,船舶接靠时间压缩近40%。成功实现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核酸检测与无接触装卸作业的同步开展,船舶待开工时间压缩50%以上。集中力量抢装抢卸重点船舶,多措并举提高生产效率,11月12日集装箱昼夜产量20844标箱,10月19日“天庆河”轮单船船时量达333.73自然箱/小时,均创历史新高。
智慧加持,优服务之质。在高标准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同时,钦州港区数字化水平也在稳步提升,集装箱装卸船舱单EDI系统、查验场可视化APP、智慧湾卡口、智能理货等加快融入码头生产经营活动,改变码头生产管理传统模式,推动生产质效及客户体验双提升。(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