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关于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的目标任务,更好服务保障创新型国家建设,上海检察机关全面推动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重塑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格局。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上海检察机关对2021年办理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进行深入分析,立足检察职能,努力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检察保障,全力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战。
案件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全市检察机关受理案件总数1826件4420人,同比分别上升18.8%、23.7%,其中: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审查逮捕案件851件2101人,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审查起诉案件975件2319人。
商标权类案件量持续增长。2021年本市商标权类案件量增长19.6%,其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1099件2407人,案件数同比增长10%,假冒注册商标罪539件1529人,案件数同比增长33.1%,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110件228人,案件数同比增长93%,增幅明显。其他类型知识产权案件量同比有增有降,其中,侵犯著作权罪50件178人,案件数同比降低19.3%,销售侵权复制品罪5件20人,案件数同比增长4倍;侵犯商业秘密罪23件58人,案件数同比上升76.9%。
犯罪主体仍以共同犯罪为主,单位犯罪增幅明显。2021年全市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907件2109人,其中参与共同犯罪1865人,占总人数的88.4%,同比增长86.7%。认定单位犯罪并提起公诉的案件为19件,同比增长18.8%,罪名以商标权类犯罪为主。
用好用足法律监督手段,持续加大打击力度。2021年全市检察机关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开展全流程的法律监督工作。通过行刑衔接移送案件线索11件,系2020年的5.5倍。立案监督115件,追捕103人,追诉漏犯86人,已有41人被判有罪。提请抗诉案件3件,已获上级检察院支持抗诉2件,均已改判。
2021年全市知识产权公诉案件生效判决858件1953人;并处或单处罚金占比99.2%,平均罚金数额25.85万元,同比上升32.2%,罚金最高额达2000万元。2021年生效裁判合计对商标权犯罪的5名被告人依法适用禁止令,对著作权犯罪的1名被告人依法适用职业禁止。
涉疫案件与2020年基本持平,民生案件备受关注。2021年办理涉疫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共计19件,案件量与去年基本持平。2021年通过督办、集中公诉等方式办理涉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药品、医用器材商标权犯罪案件总计44件,涉案金额1957万余元。
在全市各级检察机关的共同努力之下,本市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试点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市之一,在市检察院、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浦东新区检察院等八家单位试点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推动地方立法为深度试点提供法律保障,推动建立长三角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机制,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加强专业化机制建设。实质化运作行刑衔接机制。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