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开封市祥符区杜良乡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移风易俗等各项工作,坚持把“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放在重要位置,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势浸润美丽乡村,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探索“党建+”文明实践模式,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治理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杜良乡用党建激活“头雁”,开拓创新思路,选齐配强担当作为、奋发进取的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美丽宜居新乡村,各村党支部通过党员示范带头,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实现杜良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在农村现代化治理当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义无反顾承担起安全巡逻的责任,在村庄静谧的夜晚当中,荧光绿的小马甲成为一道守护百姓安全的靓丽风景线,在他们的引领下,群众争先恐后地报名成为志愿者,共同守护自己的家园。
探索“知识+”文明实践模式,乡风文明助力文化繁荣
农村文化“百花齐放”,乡风文明才能“春色满园”。为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杜良乡各村纷纷成立农家书屋,图书种类涉及广泛,涵盖科技、农学、文学、历史、政治、儿童读物等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吸引众多村民前来阅读,让“牌迷”成为“书迷”,让小朋友们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另外,各村还通过农家书屋开展丰富多彩、群众乐于参与的优质文化活动,使农家书屋成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地。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农家书屋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针对留守儿童、返乡农民工等不同群体,举办文艺演出、读书朗诵、书香阅读、征文等形式多样、主题多元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文化主阵地作用。
探索“娱乐+”文明实践模式,乡风文明助力聚气提神
寓教于乐,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过程中,发挥娱乐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观念习惯、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培育核心价值观。杜良乡组织农民建立文艺队伍,发挥文艺特长,举行文艺表演,开展民俗活动;组织戏曲爱好志愿者下村演出,激发广大乡村群众对传统戏曲的兴趣,让村民可以足不出户,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在节假日期间,组织村民开展广场舞大赛、篮球、乒乓球等友谊比赛,激发全体群众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人心凝聚力,将基层矛盾化解在农村文艺活动中,化解在乡风文明发展之中。多姿多彩又接地气的精神食粮,温润着人们的心灵世界,改善人们的精神风貌,焕发人们的奋斗激情,同时可以更好地挖掘民间文艺瑰宝,助推乡村振兴。
探索“人文+”文明实践模式,乡风文明助力历史传承
立足资源优势,充分发掘乡村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人文资源,在乡村建设中发展旅游产业,强化农村原有生态文化的建设与传承,实现旅游产业与历史传承的统筹发展。杜良乡以规划设计中的S312沿黄快速通道沿线区域为依托,以“夏都文化”“小农生活”为切入点,整理挖掘国都里村的夏朝老丘遗址、刘景寨村的“九龙捧圣”传说、招讨营村的“穆桂英转兵洞”“铁裹槐抗辽”故事、马尾村的汉高祖刘邦母亲昭灵夫人墓、杨寨乱枪里的杨家将故事等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民宿、文化景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带动经济发展,另外也能传承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乡风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是流淌在田野上的故土乡愁。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是乡风文明,文明乡风的形成离不开乡村文化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杜良乡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