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报道:上海图书馆举行"纸墨相发——费永明、蔡祎纸笺与笔墨的对话展"

2022-09-29 15:37:59 中国日报网
A+ A-

中国日报9月29日电 2022年9月29日,"纸墨相发——费永明、蔡祎纸笺与笔墨的对话展"即将在上海图书馆举行。扬帮古书画修复非遗传承人、乐观古笺(上海)纸科技中心主任费永明与著名书法家、上海逸仙画院副院长蔡祎共同以别开生面的"纸笺与笔墨的对话"形式,联袂呈现扬帮仿古装池最新研究成果,展示扬帮装裱在"复原"失传古纸、古笺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展示当代扬帮装裱在"复原"失传古书画装裱技术领域的重要标志性进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帮装裱又被称为扬州帮装裱,肇始于明代中晚期的扬州。民国年间,上海古书画装裱业进入鼎盛时期,期间,以苏、扬两帮为主,还有本帮、广帮等装裱帮派间杂其中。20世纪50年代前后,上海曾一度汇聚众多古书画装裱高手,但经历"文革"之后,古书画装裱行业迅速萎缩。20世纪90年代以后,修复过晋王羲之唐摹本墨迹《上虞帖》、唐代孙位的《高逸图》等国宝文物的严桂荣先生几近成为硕果仅存的扬帮装裱大家。

费永明师承于严桂荣先生,师徒二人同勉共进、交情甚笃。2011年,严桂荣先生辞世后,师母将其生前所用装裱工具悉数赠予费永明,以示扬帮手艺传承。其后,费永明继续默默钻研"扬帮仿古装池"技术,提高古书画鉴赏能力,研究修复材料整体复原情况。直到2017年春师母过世,费永明才认为"习艺"之路告一段落,并于次年在上海图书馆举办"扬帮古书画修复艺术展",向社会公众整体介绍扬帮装裱历史脉络和发展情况,真正接过扬帮装裱传承的"接力棒"。


【资料图】

此次展览不仅将呈现古代写经、五代查元方《丁氏像赞》卷、(传)五代郭乾晖《岁月晏安图》、宋华亭令龚相《白金帖》、南宋《江干牵舟图》、明《独乐园图》、明代李宗谟《罗汉渡海图》、明代王宠《楼东赋》《长笛赋》残卷等11件经过扬帮装裱技术修复的古代书画精品,也将展出费永明多年潜心研究收藏所得多件古纸笺标本等。

与此同时,由于古纸笺等本身即为文物,无法用于古代书画装裱的实践中,而当代大部分宣纸无法满足古代书画修复和装裱的要求,因此,对于古纸、古笺的研究一直伴随着扬帮装裱的发展全过程。

此次展览将特别呈现费永明在长达10多年时间内反复深入试验所成功复原的煮硾麻纸、煮硾楮皮纸、煮硾竹纸、苏木染煮硾麻纸、皮纸制染黄纸、皮纸仿金粟山藏经纸以及乾隆高丽贡笺等传统经典古纸、古笺。其中,有许多古纸笺品种早已失传,如今复原重现,已全部应用于扬帮装裱古书画修复过程当中。

费永明表示,从六朝到明清,书画用纸不仅品种多样,而且效果千差万别。古代的名纸,之所以有名,不仅因为原料多样复杂,包括手作加工的楮、麻、桑、竹等纯自然材料和植物汁液,还因为工艺方法非常独特、工艺复杂,甚至还需要糨、打、煮、硾、金、银、粉、蜡"等特殊工艺。复原和制作这些早已失传的古笺纸所需科研时间较长,劳作十分辛苦。但这些特殊的古纸,柔润、紧密、绚烂,便于书写绘画、表达情感,是色彩斑斓"古纸笺"世界中不应被遗忘的重要成员。

"作为扬帮装裱非遗传承人,我最为关心的就是在修复的时候要有材料可以用。"费永明表示:"以唐代写经修复为例,由于唐代古纸是文物,即使有也无法使用,因此,在修复唐人写经时,为了把之前的破损状态修复得天衣无缝,我们最终只能选择以唐代制纸古法,再造"唐纸"。也就是先"复原"已经失传的唐代古法,后以唐代古法再造熟纸,最终得以复原唐代古笺。"

扬帮装裱历来有复原古纸笺传统,扬帮祖师叶御夫就是"得唐人熟纸法"后,装裱手艺得以出神入化。在修复五代查元方书《丁氏像赞》时,费永明发现作为唐宋间丁度家族谱牒之一,此画采用的是北宋早期典型麻纸,且为生麻纸,没有经过捶打,科研看的清晰的柱状麻纸纤维素,可以正是唐宋"生纸非丧故不用"的说法。

"作为一个装裱师傅,作为和传统手工纸打了30年交道的人,我有很多实践的经验,更有因为兴趣爱好引发的文献上的查找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试验。"费永明表示,使用古法再造的古纸笺进行古书画修复的试验,不仅是扬帮仿古装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积极探索的未来方向,或许也能够帮助更多艺术家揭开中国古代书画以及书画装潢用纸的迷雾。

在古书画的修复过程当中,扬帮装裱对于古书画装裱文献的整理和技艺复原工作,一直非常重视。费永明表示,历来书画修复讲究"修旧如旧",古书画修复不是单指画心的修复,而是装裱上也要达到作者创作年代的精神气质。因此,在古书画修复和装裱技术方面,也需要不断探索研究,以求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书画创作当时的风度气象。

责任编辑:bH_04271

关键词: 上海图书馆 蔡祎纸笺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