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光(供图)
工作中的张喜光(供图)
工作中的张喜光(供图)
(资料图片)
工作中的张喜光(供图)
古生物学是冷门学科,它的“高冷”气质很难让大众接近。2002年初,张喜光结束了在加拿大10年的博士学习与工作,怀着满腔热情与希望归国,来到了有着深厚文化学术底蕴的云南大学。此后的20余年,他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地层古生物学研究中。
20年来,张喜光长坐“冷板凳”,潜心地层古生物学研究,从一块块不起眼的石头中破译“无字天书”,探索地球远古生命演化的奥秘。张喜光团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成果先后在Science,Nature,PNAS等世界顶级期刊或专著系列发表,得到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与好评,为云南大学古生物学研究跨入世界前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20年,张喜光领衔科研成果“寒武纪特异保存化石与节肢动物早期演化”,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基本素材,起初张喜光潜心于立体保存的微体化石,随后将探索扩展到云南特有、布尔吉斯页岩型的昆明小石坝生物群。因为这两类特异化石能保存生物的软躯体部分,是化石中的“珍宝”,能为研究史前生命提供寻常硬体化石不曾保留的信息。此外,这些特异化石在全球仅零星分布,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均为世界科技前沿的热点、难点,备受关注。在莽莽群山间往往几厘米厚的含化石层,偶尔会夹杂在出露的数十米地层序列中。“寻觅这样的化石夹层,常常一无所获,一旦发现却能感受无比的喜悦。”张喜光说。
从野外找寻化石点、采集标本并带到实验室,就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经过“千锤万凿出深山”,从小石坝生物群的化石采集与成吨磷酸盐微体化石样品的酸泡处理中,张喜光获得了大量的原始数据,为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备下关键的素材。
2012年,张喜光团队采纳创新研究手段,使用上海光源“同步辐射显微层析技术”,让X射线穿透石头,把保存在岩石内部的信息提取出来,无损检测了磷酸盐化石保存的躯体三维结构。更为重要的是,依据从金沙江畔生物屑灰岩中“溶解”出来的大小不到2毫米化石,首次揭示“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最早甲壳动物的躯体组构的复杂与“现代”特性,为研究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打开了全新的窗口。
“科研工作就是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时间与努力”,张喜光在研究生教学中提倡“手脑并用”,注重创新思维、理论联系实际。如今他已年逾古稀,依然每年保证有40—60天的时间带领学生在野外,身体力行践行“古生物学家的根在野外”。
这些年来张喜光团队在纯基础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也用自己的业绩向世界表明:在风景如画、四季如春的云南昆明,还有一群奋力揭示地球远古生命本质特征的探索人。(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