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央视就专门揭秘了发动机研制的背后故事。
据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发公司型号系列总工艺师张和平介绍,长征五号用了八台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其中有30多种新材料,典型的就是燃烧部分用的高温合金。
高温合金被称为“先进发动机基石”,因为火箭发动机点火后,最高温度达到3000℃,只有高温合金能保持稳定。
(相关资料图)
2000年,国家正式立项,液氧煤油发动机进入工程研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研发高温合金,可是最初研发的叶盘刚上试车台几秒钟,就没了。
国外专家曾叫嚣:即使中国人能把液氧煤油发动机设计出来,也无法制造出来。
时任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十一所液氧煤油发动机主任设计师的葛李虎,被称为“拼命三郎”,跟火箭发动机打了一辈子交道,带领团队攻关,不断调整高温合金配方的化学成分,两年做了上百次试验,终于研制成功,而且没有从国外进口一克原料,性能水平也超越了国外同等类型合金。
但是,发动机研制出来后,在试车台上一点火就爆炸了,初期甚至接连发生了四次爆炸,而一次试车成本上千万元。
尤其是2001年,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四次整机试车,均未成功,其中还连续两次发生了爆炸,这在中国航天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研制团队重整旗鼓,从爆炸碎片中分析故障原因,一个阀门问题的试验就连续做了100多次,白天做试验,晚上就分析数据、装配产品。最长的一次,300人在厂里住了整整3个月。
2002年,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5秒钟。
2006年,液氧煤油发动机长程试车600秒。
2016年,液氧煤油发动机在长征五号首飞任务中获得成功,之后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嫦娥五号、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发射中都有着完美的表现。
据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副院长马双民介绍,我们通过发动机的研制,完全掌握了高压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全套技术,研制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火箭发动机,支撑了我国运载火箭(动力)的更新换代。
目前,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发的50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已经突破了主要关键技术,将在今年完成发动机整机热试车,支撑未来载人登月、深空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