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河南交通运输怎样布局?如何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1月27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近日印发,在省级层面出台此规划属全国首创,创新程度高、示范作用强,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描绘了构建枢纽新优势、变流量为“留量”的路线图。
谈目标:初步建成枢纽经济先行区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期和发展枢纽经济的机遇期。
《规划》提出,到2025年,河南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枢纽通道优势凸显,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成效显著,以枢纽经济为牵引的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交通强省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初步建成枢纽经济先行区。
“十四五”时期,全省交通基础设施计划投资9400亿元,基本建成“1+3+4+N”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米+井+人”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全面形成,综合交通网规模达30万公里以上。到2025年,高速铁路(含城际铁路)营运里程突破2600公里,实现“市市通高铁”;民航机场形成“一枢多支”运输机场布局,实现“民航服务市市全覆盖”;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基本实现“市市有环线”“县县双高速”;内河航道里程达到2000公里,形成多条河海联运通道;建设普通干线公路30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
说新词:“一核四区、四带牵引、五型支撑”
记者注意到,《规划》创新性提出构建“一核四区、四带牵引、五型支撑”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融合互促发展总体布局。
“一核四区”即打造郑州全省枢纽经济发展核心动力源和豫西、豫南、豫东、豫北枢纽经济协调发展区。
“四带牵引”即培育建设中原至长三角、京港澳、陆桥、济郑渝四条通道经济带,牵引拓展枢纽经济辐射联动发展空间。
“五型支撑”即重点发展交通枢纽型、智慧平台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内陆口岸型等五种类型枢纽经济,支撑引领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按照《规划》,我省要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以枢纽城市为主要节点,构建“米+井+人”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实施快速网、干线网和基础网“三网”融合工程,构建多通道、多方式、多路径综合立体交通网,增强交通系统韧性。
发力点:基本建立现代枢纽产业体系
在新发展格局下,针对“过而不驻、流而不聚”的问题,重要发力点在于提高现代枢纽产业体系发展质量,形成具有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枢纽偏好型制造业产业链。
《规划》提出,充分发挥各类枢纽经济承载平台优势,推动枢纽与高端制造、现代服务、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扩大枢纽综合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
推动枢纽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支撑优势产业做强、推动传统产业做优、促进新兴产业做大,积极发展地铁列车、有轨电车、城际列车和动车组等系列化产业集群,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等。
促进枢纽经济服务业扩容升级方面,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能级。(河南日报记者 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