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理解“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内在逻辑吗?“仁”是什么?“义”是什么?”仁义“有什么弊端呢?“绝仁弃义”与“民复孝慈”有什么内在联系呢?今天简单聊聊这个话题。
|仁义是什么?
什么是“仁义”?《庄子》天道:孔子和老子关于谈论“仁义”的对话,比较有说服力。老聃说:“请问,仁义是人的本性吗?”孔子说:“是的。君子如果不仁就不能成长,不义就不能生存。仁义的确是人的本性,有什么可怀疑的呢?”老聃说:“请问,什么叫仁义?”孔子说:“中正而与万物同乐,兼爱无私,这就是仁义的实情。”老聃说:“噫!这种浅薄的言论太危险了!兼爱出自私心,离大道太远了!太迂腐了。正因为已经存在自私之名,才强调无私。先生你是想让天下失去养育吗?那么,天地原本就有运行规律,日月原本是光明的,星辰原本就有序列,禽兽原本就有群体,树木原本就直立生长。先生仿依天理行事,顺着大道前进,这就是最好了。又何必标榜仁义,好像打着鼓去追捕逃犯,先生扰乱了人的本性啊!”
|仁义之弊(一):让人丧失自然真性
仁义世俗之学的第一大弊端就是让人们丧失自然真性,让本来淳朴善良的人们变得尔虞我诈。人们本来是淳朴善良的,对于倡导仁义的人,不是矫擢道德而闭塞真性来捞取名声,而使天下人争相鼓噪信守不可企及的法式吗?而曾参和史䲡就是这样人。马,在陆地上生活,吃草饮水,高兴时颈交颈相互摩擦,生气时背对背相互踢撞,马的智巧就只是这样了。后来把车衡和颈轭加在它身上,把配着佩饰在它头上,那么马就会折损车倪,暴戾不驯,或吐出勒口,脱掉马辔,马的智力居然到了违背人意而做坏事的地步,这是伯乐的罪过。鱼儿自由自在畅游于江湖,远比相濡以沫处于陆好;人们自由自在、忘记自我的生活在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下,何必倡导虚伪之德呢?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范范空谈的时间,不如给天下百姓干点事实。
|仁义之弊(二):容易被大盗窃取利用
仁义世俗之学的第二大弊端就是“仁义礼制”容易被大道窃取,变成了大地主、大士族、江山大盗欺压百姓的工具。在旧社会,淳朴善良的百姓虽然是国家的主人,人数虽然众多,但由于过于分散难以有效组织起来,面对大地主大士族等既得利益集团和文人墨客的狼狈为奸,力量还是显得太过微弱,普通百姓有多大话语权呢?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庄子》怎么说的:为了防备那撬箱匣、掏袋子、开柜子的盗贼,要把绳索捆紧,锁钥锁结实,这就是世俗间所认为的聪明。可是遇到大的贼盗,就扛起柜子,提了箱匣,担着袋子跑掉,还怕绳索拴得、锁钥锁得不牢靠呢。那么,所谓的智慧,不就是在为大盗准备吗?怎么知道这样呢?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犬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天下百姓是江山的真正主人,在旧社会,很多朝代就是一个管理集体罢了,有什么资格占为己有呢?仁义世俗之学者说是某某家江山呢?这样看来,仁义圣智不就是为大盗守护吗?
|仁义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仁义世俗之学有两大弊端,一方面就是让人们丧失自然真性,让本来是淳朴善良的人们追逐虚伪虚名之德,变得尔虞我诈,相互争斗。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自从虞舜拿仁义为扰乱天下,天下没有谁不是为外物而丧失真性,平民百姓为了私利而牺牲,士人为了名声而牺牲,大夫为了家族而牺牲,圣人则为了天下而牺牲,社会智谋多了,难以管理。另一方面,它容易被大盗窃取,成了大士族大地主欺压百姓的工具。朝堂之上,能言诡辩,泛泛空谈,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仁义圣智的过错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那空谈仁义礼制的功夫,不如去为百姓干点事实好。敌人犯我边疆,已经火烧眉毛了,那些仁义礼教之徒还在空谈礼制,还在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还在胡扯忠孝礼仪,历史上,这种典型还少吗?
|仁义与孝慈的内在联系
孝慈的根本是社会稳定,百姓生活富足,让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胜过一切言语。旧社会,社会战乱连连,百姓生灵涂炭,人们饭都吃不上,空谈仁义、道德、忠信、孝慈有什么意义呢?蒋秃头时期的民国,也没少提仁义、忠信、孝慈吧,还以正统自居,不还是被人们赶到了台湾孤岛了?抛弃泛泛空谈,让仁义世俗之学不再蛊惑人们淳朴善良的心灵,让奸诈邪恶之徒得不到重用,让淳朴善良的百姓得到公平公正的保障,社会发展了,生活富足了,社会风气自然也就变好了。新时代新气象,当今社会,仁义世俗之学基本淡出了人们的眼界,虽然那些老古董在耍耍嘴皮子,那些所谓的伪国学大师,眼里不都是生意吗?满口仁义道德,背后都是巨额利益,不过还有多少人真正信啊?社会风气却是一天比一天好了,路不拾遗也就是当今社会了。“绝仁弃义”,让百姓抛弃泛泛空谈,踏踏实实安于生产,生活富足了,“民复孝慈”也就是实现了。新时代新思想,今天的美好社会不就是向《道德经》的预言大步前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