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环球热文:影像“对话”文化 “世界遗产影像学摄影文化实验项目”亮相平遥

2022-09-21 09:31:37 中国日报网
A+ A-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9月19日,随着2022第22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开展,“世界遗产影像学·皇家园林和皇家宫殿摄影文化实验项目成果巡展”走进有着2000年历史的平遥古城,为观众带来一场世界遗产间的艺术碰撞与精神交融。

父亲怀抱孩子“认识”世界遗产。摄影 彭可儿

展览精选展出近百幅以故宫、颐和园、北海公园、圆明园、避暑山庄、天坛为主题的摄影作品。观看影像,阅读图片说明,仿佛置身故宫的太和门广场,感受“金水贯乾坤,太和观宇宙”的浩瀚宇宙观;又如泛舟于北海,静观碧照楼,体会“太液秋风正好看”园林境界;又如亲临颐和园、慈宁宫,体验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兴亡的沧桑感;又如抚摸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在回忆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的同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无比自豪。影展让观众近距离地把握历史的脉搏,直观地触摸文化遗产的肌理,在欣赏精彩摄影作品的同时,激发出对中华传统文化更加强烈的认同感。

“咱们平遥古城本身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在这能看到其他世界遗产的影像我很受触动。”平遥居民张金花向记者分享着观展感受。“这些宝贵的人类财富需要有人记录,更需要有人看见。”

展览以“皇家园林”和“皇家宫殿”作为主题。摄影 彭可儿

据策展人杨书娟介绍,“世界遗产影像学摄影文化实验项目”由摄影家梅生担任导师,在2018年和2019年带领两批共20位研究员,以“皇家园林”和“皇家宫殿”作为创作主题,各自在10个月内进行大量的拍摄、研究,最后以“一本书、一个展览、一个论坛”为学术结果完成的摄影文化学术实验项目。

在此前举办的“世界遗产影像学·皇家园林和皇家宫殿摄影文化实验项目成果巡展”学术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梅生主张影像研究要以“建立一个概念,寻找一种方法,完成一个体系”为学理基础和学术方法,以“文献性、学术性、艺术性”为评判标准,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以图像和文字并重的方式对世界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现状进行了客观、系统的表达、展现和评述。梅生提出的“世界遗产影像学”的学理基础、学术方法和评判标准,是经实践检验的、成熟的思路、体系和方法,在影像研究、创作领域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遗产的新渠道。摄影 彭可儿

梅生表示,《世界遗产影像学·皇家园林和皇家宫殿摄影文化实验项目成果巡展》不仅是一个摄影专题展或几张照片,它更是研究世界遗产的一种语言方式,是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呼吁。摄影师们通过影像的记录与展现功能,梳理这些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类型、状貌,探究其产生、流变的根源,揭示蕴藏其中的文化内涵,让影像为文化传承提供指导。

“世界遗产主题展览落地同为世界遗产的平遥古城,让展览更具传播价值。今天把这个展览带到平遥古城来,希望能够启迪更多当地摄影人拿起相机来记录,尤其在地上文物非常丰富的山西,大家能够建立拍摄文化遗产的系统性思维,也是我们的一个愿望。”杨书娟说道。(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bH_03263

关键词: 摄影文化 世界遗产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