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上,新布置的5G+8K大屏幕播放着北京冬奥宣传片,流光溢彩。像这样的户外大屏正成为许多城市的靓丽名片。日前印发的《“百城千屏”活动实施指南》,提出“百城千屏”活动以试点示范工程为引领,通过新建或引导改造国内大屏为4K/8K超高清大屏,丰富超高清视音频服务场景,加速推动超高清视音频在多方面的融合创新发展,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带动信息产业整体升级
去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宣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电总台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百城千屏”超高清视频落地推广活动的通知》,并于日前联合印发《“百城千屏”活动实施指南》。
“百城千屏”活动实施的背后,是近年来国内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加速发展。据悉,超高清视频是继视频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重大技术革新,能带动视频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发生深刻变革。为推动产业链核心环节向中高端迈进,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曾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大力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应用,发展目标是“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超过4万亿元,4K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超高清视频技术以其更强的信息承载能力和更具潜力的普及应用价值,为消费升级、行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新场景、新要素、新工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认为,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一方面能促进民生服务水平提升,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消费的升级需求;另一方面也带动了信息产业整体升级,加速以视频为核心的行业智能化转型。
打造网红新地标
业内人士指出,超高清视频以分辨率为区分标准,更高的分辨率会带来更多的细节、更丰富的色彩层次,让观众在收看视频的时候更加感到真实、震撼,也使得许多城市的超高清大屏幕成为地标型建筑。
伴随着锣鼓声,一红一黄两只小狮子在半空中上下飞舞,活泼可爱,如在眼前。这是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春熙路裸眼3D屏幕播放的一段“醒狮闹新春”视频。许多市民和游客驻足围观,纷纷举起手机拍摄。这一大屏幕已成当地一处网红打卡地。
“百城千屏”活动旨在打造更多类似的网红景点。借助超高清大屏提升城市形象,同时促进消费升级,挖掘“夜经济”“网红经济”潜力,点亮城市空间。据悉,“百城千屏”活动支持产业基础较好、有意向的城市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活动模式。鼓励在城市重要商圈、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网红地标、文化场馆等地改造或新设超高清大屏。鼓励各地依法依规开展多元超高清视频内容播放业务,探索多种技术路线方式传输,促进商业运营模式创新。
去年6月发布的《“百城千屏”首批公共大屏接入候选名录》中,包含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杭州、无锡等20个城市的28个公共大屏。目前,北京时代广场、广州新大新百货、成都春熙路、重庆观音桥、无锡八佰伴等户外超高清大屏已经取得良好反响。
抓住“科技冬奥”新契机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为国内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在赛事转播上,北京冬奥会首次采用5G+8K的技术。1月底,北京中联合超高清协同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暨超高清视频(北京)制作技术协同中心设计制造的8K+5G超高清视频全业务转播车已部署在首都体育馆,为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赛事进行全程8K公共信号制作。据该公司副总经理杨剑介绍,此前,全球范围内从来没有如此高级别的体育赛事大规模使用8K直播。目前,转播车的技术系统和承载规模也代表了全球最先进的水平。“转播车的国产化率超过15%,形成了20余项技术、产品的全球首台套、全国首台套和国产替代,拉动了超高清视频8K产业的发展。”
在收视端,更多8K屏幕走进百姓生活。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市在不同社区、商圈设置200多个8K落地展示点,直播冬奥会比赛、播放与冬奥相关的8K超高清视频节目。冬奥高铁专线上的清河、延庆、太子城、崇礼4个车站,也设置了8K超高清大屏。冬奥期间,广电总台CCTV-8K超高清频道在全国数百块超高清大屏上同步播出。
除了大屏幕,8K电视能让百姓更直观地感受超高清视频的魅力。“这大电视看比赛可太过瘾了!”北京市朝阳区孙河地区市民活动中心最近安置了一台崭新的超大尺寸8K电视,方便人们收看冬奥赛事。社区居民赵和平在收看后赞不绝口:“不只我自己看,也会动员街坊邻居来一起看冬奥比赛,为运动员们加油!”据悉,通过“8K进社区”活动,200台超大尺寸8K电视已走进北京市150个社区、10所高校、体育比赛场馆、行政副中心等场所,让市民零距离感受冬奥赛事的精彩。
专家表示,创新超高清视音频传播新模式,以“科技冬奥”超高清赛事转播为契机,可以加快视音频设备升级和应用落地,推动技术标准体系和产业链成熟,提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协同发展产业生态。(记者 李贞)(2022年02月11日第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