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背后是套路贷
中消协称,而今老年人一般都会存有一些积蓄,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老年人掌握的理财知识和信息不充分等特点,打着各种项目的旗号,以“高额回报”为诱惑,布下了层出不穷的诈骗套路。很多老年人禁不住诱惑中了圈套,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以房养老”理财骗局的基本套路是,忽悠老人将房子抵押贷款,然后将贷到的款项投资于号称每月可得10%-15%的高息“理财项目”,宣称每月能拿数万元养老金。老人将房产处置权交给理财公司。最初每月老人能收到相应的回报,但没过多久,公司失联、老板跑路,不光收益和本金得不到归还,连自己的房子也被强制过户,老人钱房两空。
为什么这样的套路能屡屡得手?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公司打着“响应国家号召,实现以房养老、以房养家的终极目的”的旗号迷惑老年人,宣称“以房养老是政府大力扶持的产业”,向老人们兜售所谓“以房养老”高息理财产品。有的公司还开设了大型实体门店,号称是和官方机构合作共建的养老服务大厅,声称有国家基金托底,营造业务合规的假象。
这类公司不仅以高额利息为诱导,还以免费旅游、免费“名师”上课、答谢会等名义诱骗老人参加。有的公司还开设餐厅,成为会员的老人可享受低价早餐、午餐。在此过程中,公司人员再向老人灌输以房养老的种种好处。不少老人就是在公司组织的免费郊区旅游、“名师”讲课中被慢慢洗脑的。
设计圈套诱骗老人签格式合同,是这类骗局的最险恶之处。这些公司往往不会明确告知老人是通过抵押房产借款进行理财,而是用“每月领取养老金”等说辞进行忽悠,使老人深信“房屋抵押只是走形式”。
真正“以房养老”什么样?
业内专家介绍,真正的“以房养老”又称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指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或商业银行,但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或商业银行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据了解,2018年以来,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到全国范围开展。不过,保险版“以房养老”的推行却市场遇冷。目前,市面上只有幸福人寿和人保寿险的两款产品,且参与者寥寥。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模式,目前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以房养老”的产品设计主要优先满足高龄老人、失独孤寡老人、低收入家庭老人的养老需求,产品品种和业务覆盖范围未来有待升级。
同时,合规“以房养老”的开展主体为商业银行或正规保险机构,除这两类主体外,其他养老公司、服务机构开展的“以房养老”项目,建议老年人一概不要参与。
老年人理财注意分散风险
“以房养老”理财骗局针对的主要是法律风险意识低、资产价值高、对养老服务有刚性需求的老年人群体。对此,中消协建议老年消费者:
一要主动学习投资理财知识,明确投资理财不同于银行储蓄存款,各种理财产品均存在一定的风险。并积极与子女沟通,重视听取他们的意见。
二要去银行、保险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或者理财合同,了解理财产品的类型、风险等级、是否保本、预期收益率、投资方向或挂钩标的、流动性安排等详细情况。
三要按照要求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结合测评结果挑选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注意适度投资、分散风险,既不要押上全部家当,也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四要警惕高息理财项目,远离非法集资。不轻信商家任何低门槛、高回报的宣传,不购买通过理财群、旅游、讲座、电话或者上门推销的理财产品,不购买资金去向不明、投资业务不清、先交钱再找项目的理财产品,防止血本无归。
律师表示,老年人对一些收益特别高、看不懂、不清楚钱给谁用、交钱变成合伙人的投资项目,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公安机关报案,做到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