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债券违约真相:近七年来已有533只债券违约,你踩中过几个雷?

2020-11-24 16:11:03
A+ A-
虽然有金融委的重磅发声,但债券市场暴雷仍在继续。11月23日,远高集团“ 18远高01”债券发生违约,成为今年第116只违约债券。

近期集中爆出的信用债违约事件、以及“逃废债”行为,已经引起了高层关注。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融委)召开会议,研究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工作。

金融委会议指出,我国债券市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持续增强,市场整体稳健运行。近期违约个案有所增加,是周期性、体制性、行为性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处理好促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推动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在市场人士看来,债券市场出现违约事件其实并不鲜见。但以往主要集中在民企身上,最近一些大型国企债券违约引发"逃废债”质疑,使得市场对国企与央企信用债绝对安全的信赖被打破,从而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国企债券扎堆违约,AAA信用也靠不住了?

债券市场每个月可能发生大大小小的违约事件,对于有些高风险的企业债,市场是有违约预期的。但此次以永煤控股为代表的多家国企集体出现违约,则点燃了市场恐慌情绪。

在分析人士看来,永煤债违约是本次信用债风险爆发期间最具杀伤力的事件。作为河南省地方国企的永煤控股,拥有优质煤炭资源,经营业绩尚可,货币资产达400多亿元,拥有亮眼的AAA主体信用评级。但在11月10日,永煤控股第一次出现10亿元超短融违约后,信用评级机构就将其主体评级由AAA下调为BB。

AAA级信用的永煤债务违约在2020年并不是孤例。数据显示,仅8月下旬至今就有包括北大方正、沈阳机床、天房集团等曾拥有过AAA评级的10家国企发生实质违约或永续债展期。

而进入10月份以来,国企风险事件出现集中爆发态势,除了永煤控股,华晨集团、沈阳公用、紫光集团、青海国投等许多国企都出现债务违约。

今年已有116只债券违约,你踩中了哪个?

梳理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在市场引发不小的影响,但永煤债只是今年116只出现违约的债券中的一份子。

随着11月23日,远高集团“ 18远高01”债券的1亿多本息并未完成兑付。中国的债券市场迎来今年第116只违约债券,违约金额总计近1332亿元。

2020年违约金额最高的当属国企方正集团,其因在2月份重整,引发23只债券同一天提前到期而未能兑付出现违约,涉及345.4亿元,成为今年违约大户。

而中信国安集团、泰禾集团等违约余额超过50亿元。除此之外,中国城建、上海华信、康美实业、南京建工、西王集团、华泰汽车、新华联控股等知名企业也出现在违约榜单。

面对层出不穷的债券暴雷,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甚至连投资机构也不能幸免。

据报道,上海映雪投资管理中心发行的一只信托计划,先后踩雷了新华联、西王、泰禾等10只违约债券。目前该基金已进入清算阶段,据投资人反映其投资本金仅收回六成左右。

刚性兑付神话被打破后,已有超过500只债券违约

虽然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发展了近40年,但首次发生债券违约事件,是在2014年。

2014年3月4日,上海超日太阳能宣布2011年公司债券第二期利息无法按期全额支付,超日债就此成为中国债券市场设立以来的首单实质性违约,也正式打破了债券及整个非标资产“刚性兑付”的神话。

在超日债违约之前,中国信用债市场在长时间内未出现实质违约事件,处于“安全”的投资期,投资者也未过多考虑发债主体存在的信用风险因素。

超日债违约打破债券刚性兑付的同时,也成为债券市场暴雷的催化剂。“12华特斯”“13中森债”“12金泰债”“12津天联”四单私募债出现不同程度的兑付危机。全年违约债券涉及金额13.4亿元。

2015年、2016年虽然违约债券主体在20多家徘徊,但中钢债券、兵装旗下的天威集团等债券暴雷,首次让市场认识到“央企也不是绝对刚性兑付”的事实。

其中,2015年公司债、企业债和债务融资工具共有18起违约事件,违约金额超过217亿;2016年共有80只企业债券发生违约,违约规模超过548亿元。

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加速暴露、违约事件频发引起了监管层关注,加大了对企业和市场的规范和约束,2017年新增债券违约主体数量骤减至7家,29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287.7亿元。

但2018年由于外部环境出现变化,企业面临债务压力,新增债券违约主体开始飙升至44家,违约债券116只,违约金额1412亿元。这一年,企业债违约主体是民营企业,占比达到61.55%。

2019年信用债新增违约主体42家,虽然主体比2018年有所减少,但违约债券和金额却创新高。其中违约债券169只,总违约债券涉及本金金额1535亿元。

数据显示,自2014年超日债违约以来,截至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出现违约债券533只,涉及金额超过4000亿元。

那些年债券暴雷的知名企业,你还记得几个?

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中,爆出违约的虽然更多的是涉及资金数额不大的民企,但那些爆的猝不及防的知名企业,央企和国企的违约,更让投资者刻骨铭心。

2015年4月21日,天威集团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发生巨额亏损,无法按期兑付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本年利息。值得注意的是,天威集团是大型央企兵器装备集团的子公司。天威债也被认为是国内首只违约的央企债券。

2015年9月22日,央企国机集团旗下企业中国二重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国机集团或其受托机构拟受让全部 “12二重集MTN1”,该中期票据的债务关系发生变化,公司对于非公开投资者的利息违约基本可以认定,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

2015年10月19日,中钢股份公告称,将延期支付规模20亿元人民币的“10中钢债”本期利息。这已构成事实上的“违约”,是继保定天威后的第三例央企债务违约。

作为钢铁矿产行业大型央企,中钢集团在钢铁矿业鼎盛时期曾跻身世界500强,资产总值高达1600多亿元。但随着2014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进入寒冬,矿价断崖式暴跌,钢铁产能过剩及管理经营不佳,中钢集团成首家债务违约

央企,债务总额逾1000多亿元,其中金融机构债务近750亿元,牵涉境内外80多家银行,还有一些信托、金融租赁公司。

于2014年才成立就被誉为中国最大民营投资公司,“民企版的中投公司”的中民投,在董文标的带领下一度放出豪言要进入世界500强。但很快被爆出“负债扩张过快、资本消耗大、债务期限错配”问题,偿债压力巨大,2019年1月29日到期的30亿规模的“16民生投资PPN001”债券出现技术性违约。截至到2019年7月底,中民投其合并范围有息负债规模为1147亿元。

2019年7月29日,16海航02债券发生违约,未能兑付相应的本息。标志着拥有万亿资产的海航集团正式踏入违约境地。

航海集团被认为是在“走出去”战略中最为激进的中国企业,不断用资本杠杆撬动海外并购。但进入2017年后,由于内外融资环境生变,海航系流动性危机突然爆发,不得不断臂求生。

天威集团、中国二重、中钢集团、海航集团连续爆出债务违约,彻底打破了市场和投资者对行业巨头、国企、央企刚性兑付的“信仰”。而这显然仅仅只是开始。

责任编辑:bH_03116

关键词: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