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10月8日,“守护心灵之光 健康点亮未来”第30届世界精神卫生日专题活动在南宁举行,青少年网络成瘾、抑郁症年轻化、中小学生睡眠健康等问题是大家讨论的焦点,这场集文艺表演、情景剧展示和心理健康科普访谈形式于一体的晚会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关注。
随着信息时代不断进步,互联网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了不同层次的危害,让青少年对它产生了依赖,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呢?晚会用情景剧《天使与恶魔》演绎了网瘾少年的故事。
据悉,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将抑郁症筛查纳入高中及高校学生体检。对于得了抑郁症得病人,往往自我否认这个病症,就如同戴上了面具在生活,情景剧《面具》让观众对抑郁症患者有了更多的了解。
对于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又该怎么样预防呢?晚会现场,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精神科主任医师张玲,以及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朱晓茜为大家答疑解惑。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定为“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其意义深远。朱晓茜介绍,今年的活动旨在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教育,帮助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协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处理碰到的情绪问题,引导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近几年,学生群体精神心理障碍罹患率逐步上升,极端的自杀、恶性事件频发,学生群体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高度关注。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张玲分析,学生可能受到一些陈旧观念的影响,或者看到一些网友对抑郁症患者群体的极端评论和攻击后,会对抑郁症产生误解,进而害怕心理体检,害怕被发现、确诊有心理疾病。孩子想隐瞒的动机主要有两个,一是害怕外界异样目光,二是担心影响学习,会被休学。如果隐瞒、不及时接受干预,后续学生的症状加剧、难以自控时,完全有可能在公开场合出现极端的、异常的言行举止,这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恐惧,引起的病耻感会更强。
张玲建议家长、学生一定要正视心理体检的意义,积极面对。应有意识地维持心身健康,“像健身一样的健心”。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青少年们更愿意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声,积极照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努力做好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希望家长能更加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像关注躯体健康一样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支持和协助他们寻求专业帮助。希望学校提供支持性学习环境、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早期识别和干预心理问题。期望社会各界,关注精神卫生,消除歧视和偏见,形成尊重、理解、包容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有需要的人能够自如地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和支持。(记者 黄玲娜 实习生 刘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