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2月14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47所高校上榜。值得关注的是,与上一轮相比,这次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分A、B两类)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是统称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并给予北大、清华学科建设自主权。
新增7所建设高校
根据公布的名单,共有147所高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队列,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相比首轮建设范围,第二轮新增了35个建设学科与7所建设高校。
对比名单发现,这新增的7所建设高校及对应建设学科分别为: 湘潭大学(数学)、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南方科技大学(数学)、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并未公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建设学科,而是由其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对此,江南大学副教授、教育政策学博士田贤鹏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整体办学实力和学科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其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一方面,体现出高校分类管理的差异化政策,对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阶段的高校采取不同的建设方式;另一方面,意味着“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支持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务实,体现出逐步下放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导向。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副主任张家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需要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的同时,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探索高校自我评价体系、内部约束机制和内部治理体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走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最前列,赋予两校学科建设自主权,具有深远意义。
16个学科被警示
既然新一轮建设中有高校“上车”,那是否也会有“下车”?这是外界对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关注重点。据了解,与新一轮建设名单同时释放出的还有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其中16个学科(涉及15所高校)因首轮建设成效不佳而被给予警示。
据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绍,考虑到首轮建设时间实际上不足,以及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不调出,但对整体发展水平相对一般,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提升程度都不突出的16个建设学科进行约谈,并给予公开警示,相关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将接受再评价。届时如未通过评价,将调出“双一流”学科建设范围。
“这一做法是‘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机制运行的具体体现。” 田贤鹏表示,“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中早就明确提出了鼓励竞争、动态调整的原则,此次给予部分考核不佳的学科公开警示处理,正是落实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张家勇认为,这一警示和调整,也会对其他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起到警示和鞭策的作用。
突出学科淡化身份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分为A类(36所)和B类(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则有95所,建设学科465个。
而新一轮“双一流”的建设布局却发生了变化,不再区分双一流高校与双一流学科高校,也没有双一流高校AB档之分,而是坚持以学科为基础。
洪大用表示,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本来“A类B类”是分类建设的概念,但是在高校建设实践中就产生了对“身份升级”“升格”的追求。“C类的高校想进入B类,B类想进入A类,把精力放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上,这背离了‘双一流’建设特色发展、内涵建设的初衷。”
田贤鹏对记者分析,此次调整说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在着力淡化高校身份色彩,避免人为将高校划分为三六九等,体现出鼓励良性竞争、鼓励差异发展的政策导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要明确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更不能把“双一流”作为学校的身份标签,这是关注“双一流”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
据悉,《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也于近日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明确了“双一流”建设的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
洪大用表示,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应当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记者 王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