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上市量的增加,前期涨幅较大的蔬菜品种,价格已逐步回落趋稳。为切实保障今冬明春特别是元旦春节、北京冬奥会及全国两会期间蔬菜等“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价格平稳,近日,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抓好冬春蔬菜生产 确保“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蔬菜等“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工作。通知要求,严格落实地方属地责任,将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作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的重要内容,统筹抓好生产发展、产销衔接、流通运输、市场调控、质量安全等各项工作。
产品价格总体趋稳
从价格走势看,近期,“菜篮子”产品价格总体趋稳。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1月23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30.56,比22日下降0.02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33.84,比22日下降0.03个点。
11月23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72元/公斤,比22日上升0.2%;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6.05元/公斤,比22日下降0.7%。价格降幅居前五名的是鸭梨、莴笋、菠萝、葱头和巨峰葡萄,幅度分别为7.5%、4.7%、2.6%、2.6%和2.4%。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运行调控处处长赵卓表示,按照现在的面积和在田蔬菜的生长测算,为我们国家14亿人每人每天提供3斤菜是完全有保障的,这个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菜篮子’产品供需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及季节性因素影响,价格适当波动、品种间有涨有跌属于正常情况。”赵卓表示,11月以来,我国“菜篮子”产品价格总体是稳定的,不同品种之间略有分化,猪肉价格在前期持续下跌后有所上涨,蔬菜的价格前期明显上涨后最近趋于稳定。整个“菜篮子”产品的供应是充足的。
另从猪肉价格看,今年6月到9月,全国出栏肥猪平均价格一路下降,降到了成本线以下。四季度进入猪肉消费旺季,市场价格有所回升。
增加和保障蔬菜供应
蔬菜是重要的民生商品,其价格和供应情况受到各方的关注。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从全年看,预计全国蔬菜面积3.2亿亩,产量7.5亿吨,比上年增加1%左右。从当前看,在田蔬菜面积达1.03亿亩,同比还增加了400万亩,预计未来三个月后也就是“两节”前后,蔬菜供应量能够达到2亿吨,增加700万吨。
通知强调,要分区分类抓好冬春蔬菜生产。“南菜北运”基地要充分发挥冬季光温优势,挖掘冬闲田资源,因地制宜扩大冬季蔬菜生产,增加对北方地区的调出量。北方设施蔬菜主产区要稳定增加塑料大棚等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增加冬春地产鲜菜供应量。大中城市要提早研判自然灾害和突发疫情影响,提早安排速生叶菜等应急保供蔬菜生产,增加上市量。
具体从区域看,“南菜北运”的七个大省,即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广东、福建、海南和北方设施蔬菜的六个大省,即山东、辽宁、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冬春蔬菜面积产量占到全国的八成以上,是保障冬春和“两节”市场供应的主力军。“这13个省份在田蔬菜面积达到9130万亩,同比也增加了350万亩,这些地区陆续进入蔬菜采收旺季,能有效增加和保障市场供应。”唐珂说。
此外,通知明确,要及早制定应对“拉尼娜”防灾应急预案和病虫防控方案,做好化肥农药等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加强分类指导服务,提高蔬菜产量。要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严把投入品源头关,大力推行科学用肥用药,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落实农批市场入场查验和食用农产品销售者进货查验要求,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肉蛋奶市场充足
目前我国肉蛋奶供应的形势和趋势怎么样?
从供应量看,生猪生产已完全恢复,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宽松。前三季度,禽肉、牛羊肉、牛奶等重点畜产品产量均实现增加。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表示,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生猪生产到今年二季度可以说已完全恢复。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生猪产能调控方案的要求,紧盯全国和各地的能繁母猪保有量变化情况,及时发布预警,落实分级调控责任,上下联动稳定生猪生产。”陈光华说。
“关于鸡蛋等其他畜禽产品供应情况,国庆节后,受消费需求增长、养殖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动,鸡蛋价格出现过一波上涨,全国鸡蛋出场价格从每斤4元涨到了10月下旬的5.2元。由于蛋鸡的繁殖率高,生产周期比较短,生产者能够根据市场信号比较快速地调节生产计划。随着近期新增蛋鸡开产,减少淘汰蛋鸡,鸡蛋产量将同步增加,后续市场供应是有保障的。” 陈光华表示。
从畜牧业总体情况来看,今年以来,全国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主要畜产品市场供应都是比较充裕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全国猪肉产量3917万吨,同比增长38%;牛肉产量468万吨,同比增长3.9%;羊肉产量341万吨,同比增长5.3%;禽肉产量1702万吨,同比增长3.8%;牛奶产量2514万吨,同比增长8%。
陈光华表示,“预计今年的肉类和奶类产量有可能创历史新高,禽蛋产量保持稳定,保障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供应有良好的生产基础。”(记者 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