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彝良县龙街乡:烤烟产业托起村民乡村振兴梦

2021-12-29 15:45:23
A+ A-
寒冬时节,走进彝良县龙街乡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进行土地冬翻的烟农,一台台翻地机在烟地里“轰隆”作响,来回翻动土地,奏响了一曲曲“冬翻备耕”的优美旋律,为2022年彝良烟叶的开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彝良县龙街乡属苗族、彝族聚居乡,高寒偏远,年平均气温17.5摄氏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为龙街乡烤烟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让龙街乡成为了红塔集团重要的原料基地,这里出产的清香型烟叶被誉为“乌蒙山区优质生态特色烟叶的典范”,一直深受工业企业的青睐。

“今年我种了38亩烤烟,收入有18万元左右,我不但修了烤房,还把老房子拆了,重新修了一栋新房子。说实话,有了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过了。”彝良县龙街乡龙洞村烤烟种植户毛正勇在种烟之前,也曾到浙江、德宏等地打过工,但收入除维持在外的开销外,每月能按时寄回家里的钱往往所剩无几。考虑到家里还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料,毛正勇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回乡种植烤烟,从开始的小规模种植到现在的大规模投入,毛正勇的腰包一天比一天鼓,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现在除了自己种植烤烟外,毛正勇还带动附近的村民一起种植烤烟,将种植技术无偿的传授给他们。2021年,毛正勇种植烤烟收入达17万余元,在和家人商量后,他们拿出70余万元积蓄,修建了现在住的小洋楼。

从当年的勉强养家糊口,到现在的丰衣足食奔小康,烤烟种植让更多像毛正勇一样的群众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新模式,让自己的生活“悄然”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年彝良县烤烟种植面积5.2万亩,较去年增加5700亩,收购总量13万担,较去年增加1.35万担,收购金额2.03亿元,较去年增加3600万元,实现税收4460万元,较去年增加797万元,兑现补贴2340万元,烟农户均收入7.8万元,较去年增加1.3万元,为烟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烟草力量。”昭通市烟草公司彝良县分公司副经理张平感慨地说道。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彝良县龙街乡党委政府以农业科技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抓手,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以狠抓烤烟生产为主,发展壮大辣椒、苏麻、肉牛等产业为辅,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群众和地方政府经济收益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烤烟价格高,收入稳定,政府还有一定的补助。”如今,在彝良县龙街乡,只要你说到增收致富的门路,大多数群众都会提到这样一段话。据统计,彝良全县共有烟农2892户,在龙街乡从事烤烟种植的农户就多达1800多户,占了全县烤烟种植户的三分之二。

“今年龙街乡共有1815户农户种植烤烟28900亩,实现总产值1.022亿元。我们还发展了5000亩苏麻,可实现产值2300余万元;种植土烟5000多亩,总产值能达到2000多万元;发展辣椒产业,栽种面积5890亩,可实现产值2800余万元。在下步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发展好烤烟、花椒等传统产业,同时把苏麻、辣椒、肉牛等产业作为补充,想方设法增加群众的收入,让群众的口袋鼓起来,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好乡村振兴。”彝良县龙街乡乡长韩钰告诉记者,龙街乡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思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产业发展起来,乡村才能振兴起来,农民才能富裕起来。彝良县龙街乡正是依托烤烟这一传统产业,以产业牵头,激发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民一同参与乡村的建设,切实走出一条科学有效的产业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bH_03116

关键词: 动力火车绝尘侠机箱 摩特神 诺瑞斯 买卖塑料 高压注油器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