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的新能源车市场,汽车厂商频发涨价公告。据《汽车周刊》不完全统计,至少有9家车企官宣涨价,更有甚者7天内连续3次涨价——3月17日,特斯拉宣布Model Y涨价,后轮驱动版售价提高至31.69万元,上涨15060元;而就在两天前,特斯拉中国刚刚上调了Model 3后轮驱动版、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的售价,涨幅为1.4万元-2万元不等;更早前的3月10日,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均涨价1万元。
此次涨价的9家车企很有代表性,既有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新能源领头羊车企,也有以小鹏、零跑、威马、哪吒为代表的新势力,还有吉利、长城和奇瑞这样的老牌车企。
■ 涨价涉及品牌多
虽然上周宣布涨价的车企扎堆,但涨价潮实际上从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酝酿。从去年年底零跑T03宣布涨价8千元开始,国内新能源市场“涨”声一片,波及了几乎所有国内的主流新能源品牌。2022年1月1日,哪吒、上汽飞凡、极氪和极星汽车等中外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同一天完成涨价。
随后,小鹏汽车、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上汽荣威,长城欧拉、几何汽车、威马汽车、上汽大众以及一汽-大众在内的车企先后宣布涨价,大部分车企涨价幅度在1万元以内,也有极个别产品涨幅超过万元。
入华初期曾因为短期连续下调售价引发老车主不满的特斯拉,涨价也同降价一样果断,此次涨价潮中,特斯拉表现最积极。
7天三次涨价后,Model Y后轮驱动版,由此前的30.18万元上涨至31.69万元。而3月15日那次调价,Model 3后驱版调整为27.99万元(涨1.42万元),Model 3高性能版调整为36.79万元(涨1.8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调整为35.79万元(涨1.8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调整为41.79万元(涨2万元)。而在3月10日,Model Y长续航版、Model Y高性能版、Model 3高性能版刚刚宣布售价上涨1万元。
比亚迪也是新能源市场举足轻重的车企,2月新能源乘用车实现销量87473辆,同比涨764.1%,其中比亚迪DM-i系列车型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也助涨了厂家提价的底气。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新能源品牌都加入了涨价大军,比如造车新势力中的理想汽车,以及岚图,红旗、长安新能源等品牌目前均没有调整价格,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新能源车也没有参与此次涨价,但这些车企后续是否会“随大流”,并不好说。
■ 成本压力仍是主因
各家车企在解释涨价原因时,基本集中在两个理由上:一是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二是新能源补贴退坡。
3月13日,特斯拉公司CEO马斯克就通过社交媒体表示,特斯拉面临显著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体现在原材料和物流方面。而近期复杂的国际局势,又推升了生产汽车所必须的多种金属价格,包括铝、钯和镍。
3月19日,理想汽车CEO李想也通过微博发声,今年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非常离谱”。尽管理想汽车并未涨价,从目前来看,和电池厂商已经签订合同确定了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的品牌,基本上都立刻宣布了涨价。还没涨价的品牌,大部分是涨价幅度尚未谈妥,等谈妥后也普遍会立刻涨价。
根据全球电池原材料咨询公司“基准矿物情报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的两年间,电池级钴、硫酸镍、碳酸锂的价格分别上涨了119%、55%和569%——而在三元锂电池中,锂、钴、镍等正极材料的成本占比,已经达到电池材料成本的近50%。
此外,汽车制造中最基础的钢材价格也在飙升。2020年4月,钢材期货价格约3100元/吨,现在已上涨至6200元/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价格上涨了一倍。
除了原材料成本压力,新能源车补贴退坡也对车企的盈利造成较大影响,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其中要求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
按照补贴标准下纯电续航里程条件不变的前提,2022年,续航里程在300km-400km的纯电动车,每辆补贴将减少3900元;续航里程大于400km且售价低于30万元的纯电动车,每辆补贴将减少5400元。
此外,从2020年中至今,持续近两年的汽车“芯片荒”仍在继续。3月16日日本地震再次导致全球第三大车用芯片厂商瑞萨电子部分生产线受到影响,加上欧洲局势也给汽车供应链恢复增加了不确定因素。根据目前产能提升的进度,摩根大通预测,汽车半导体要达到普遍供过于求,也就是汽车芯片恢复正常供应的最早时间也是在2023年。
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认为,2022年的芯片供应仍将无法满足主机厂的所有需求,今年的汽车产量仍会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芯片的供应量。供应短缺让芯片需求量更大的新能源车成本控制上更加困难。
■ 新能源车上升势头不减
新能源车企的涨价无疑会让消费者付出更多的真金白银,甚至被迫推迟购车计划,或者转而选择优惠更大的传统燃油车,在此情况下,是否会打断2020年以来新能源市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呢?
从今年前两月的销售数据来看,似乎这种担心有些多余。据乘联会数据,2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1.7万辆,同比增长189%。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27.2万辆,同比增长181%,环比虽下降23%,但降幅好于历年2月走势。新能源市场的销售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能源汽车原材料涨价属于周期性行为,目前车价普遍上调也是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体现。“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短期之内会损伤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多元化的市场将抵消这一不利现象。另外,既然是周期性波动,随着原材料产业端供应环境恢复,一定程度上也将缓解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因此,应客观理性看待新能源原材料上涨导致终端销售市场价格上涨的现象。”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原材料未来如果继续走高,再叠加年底新能源补贴取消,不排除车企今年继续调价的可能。此次经历巨大的成本压力考验后,各新能源车企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也会更加成熟,大浪淘沙,逆境会筛选出那些真正有实力穿越牛熊周期的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