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筹备,首批试点养老理财产品于12月6日在武汉、成都、深圳、青岛四地齐齐开售。《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了解到,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4家试点机构的首批养老理财产品销售情况良好,充分体现了投资者对试点的关注和热情。
首批产品备受青睐
9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选择“四地四家机构”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单家试点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限制在100亿元人民币以内。
12月6日,工银理财“颐享安泰”固定收益类封闭净值型养老理财产品、建信理财“安享”固定收益类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招银理财“颐养睿远稳健”五年封闭式固定收益类养老理财产品、光大理财“颐享阳光养老理财产品橙2026第1期”4款养老理财产品正式开售。其中,工银理财的产品面向武汉和成都销售,招银理财和建信理财的产品面向深圳销售,光大理财的产品面向青岛销售。
记者了解到,4家试点机构均采取“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四个试点地区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持当地个人身份证赴对应机构的销售网点处,或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途径购买上述养老理财产品。
对于首批产品,消费者怎样看待?购买意向如何?试点中的两家机构及时公布了销售数据。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中午12时,工银理财养老理财产品累计销售近10亿元,建信理财募集金额则达到20亿元。光大理财和招银理财虽然没有发布其相关数据,但光大理财相关负责人透露,其养老理财产品无论在产品首募规模还是速度方面,都已创造光大银行青岛分行理财销售的历史新高。
“真”养老属性凸显
普益标准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银行和理财公司发行的养老类理财产品共406款,中短期占据绝对份额。其中6个月-1年产品的占比达到45.07%,1年-3年产品占比28.82%,而3年-5年及更长期限产品合计只占8.86%。
那么,真正的养老理财试点产品是什么样的呢?《中国消费者报》记者12月6日登录中国理财网,以“养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查到了上述4款产品的相关信息。
根据披露,这4款产品的投资期限均在3年以上,光大理财的业绩比较基准是5.8%,工银理财则为5.8%-7%,另外2款产品为5.8%-8%。除光大理财为混合类产品外,其余均为固定收益类。其中,工银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为3级(中风险),其余均为2级(中低风险)。光大理财和建信理财产品计划于12月15日结束募集,另外2款产品则计划于12月21日和23日结束募集。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总体来看,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具有稳健性、长期性、普惠性等特征。
首先,试点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定收益类资产,并引入了目标日期策略、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减值准备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产品风险抵御能力。同时,养老理财产品采用非母行第三方独立托管、净值化定期信息披露、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统一信息登记等方式,更好地发挥多方机构的监督职能、充分透明地披露产品风险和收益情况,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健的投资选择。
其次,首批养老理财产品的期限相对较长,封闭式产品的期限为5年,旨在引导投资者合理规划养老理财投资,树立长期投资、合理回报的投资理念。
再次,首批养老理财产品的起购金额低至1元,单一个人投资者购买的全部养老理财产品合计金额不超过300万元。同时,总费率收取远低于其他理财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满足投资者日常养老的资金需求,试点产品增设了分红安排;另一方面,针对投资者罹患重疾等特殊情形,设置了提前赎回机制。”普益标准研究员陈祉屹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
养老投资因人而异
陈祉屹告诉记者,此前,一些银行发售的养老理财产品其实大多数并不具备真正的养老功能,只是带有“养老”字样,以一些短期的理财产品和投资工具为主,和养老理财追求稳健、长期的理念完全不同,且资金投向和申赎规则等与普通的理财产品并没有本质区别。
上述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试点的工作要求,该中心对相关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投资者可通过中国理财网,以“养老”字样快速查询到试点机构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且此类产品的产品登记编码及产品详情页面均会有“养老”标签。同时,依托中国理财网搭建第三方信息披露平台,支持和引导试点机构通过统一平台开展信息披露,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权威可靠的信息查询渠道,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陈祉屹建议,在后续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上,可以在养老系列产品下设置多重到期日。为投资者提供从当下到退休全时段的“一站式”养老投资方案,下设到期日可以3年或5年为间隔,最长期限可达30年,以此来覆盖更多年龄层次投资者的养老需求。同时,可以利用下滑曲线模型制定资产配置策略。例如,在投资者职业早期,通过配置较高比例偏权益类等相对高风险资产来换取较高收益;随着到期日临近,战略性地调高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由激进策略转至保守策略来保持较稳定收益。
对于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大卖,普益标准研究员李子鑫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提醒说,养老理财产品虽然具有稳健特征,但不等于“刚兑”,其仍具有风险属性,投资者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养老规划、投资理念、资金状况等,判断是否要进行长期养老投资。
“同时,各类机构的养老产品侧重点和特点各不相同,因此投资者要结合自身需要,关注养老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根据风险偏好等情况选择与自身更相匹配的养老理财产品。”李子鑫说。(记者聂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