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生产、品牌打造和消费场景均面临巨大变革的“新国货时代” , 众多优质区域品牌亟待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和营销模式的转型创新不断拓展品牌效应 、 提升品牌形象。“聚划算·汇聚”通过整合平台资源,联动地方政府和产业带商家, 帮助地方 好货 走 向全国 , 实现品牌升级 。
新国货时代,地域品牌推广面临新挑战
从上世纪初国货发展迎来“觉醒年代”,到改革开放后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民族品牌,再到如今崛起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国货品牌发展已然进入新时代。新国货时代的“新”,不仅在于消费群体及其消费观念的转变,更体现为产业链供给、品牌打造和运营模式的有效创新。
就消费端而言,以90后和0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国货的主流消费群体,在重视产品性价比的同时,对品牌效应以及品牌背后的地域文化价值也尤为关注。消费场景的变化则进一步倒逼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创新产品品类,增强供应链能力,探索数字化营销新玩法,最终为品牌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区域公共品牌、地域名片品牌产品,因其原产地优势和天然具备的地域文化价值,已成为国货拓展国内市场乃至出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以“新消费”“新产品”和“新品牌”为发展题中之义的新国货时代,地域品牌要想打出自身影响力,必须在供应链转型和数字化营销方面多下功夫。从这一点而言,聚划算·汇聚通过联合地方政府和商家,以及丰富多样的线上营销方式,搭建起产业供给端和消费者市场端沟通的桥梁与通道,助推地方消费品牌走向全国消费者,为区域公共品牌推广提供了一套富有成效的解决方案。
政企协作,赋能地域品牌转型升级
联动地方政府,推动产业带转型升级,孵化地域品牌。依托淘系沉淀多年的商家服务能力,聚划算根据品类产值、产地集中度、产地消费趋势变化等,为区域特色品牌的打造提供助力。
以福建“全闽乐购”为例,自2021年3月开始,聚划算·汇聚联合福建省商务厅打造“全闽乐购 汇聚福建”系列活动,结合福建具有规模效应的供应链企业,挖掘出福建糕点、福建运动户外、福建茶以及福建小家电等几大特色产业带,为地域品牌的培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中,围绕福建糕点这一优势产业,聚划算结合市场趋势和消费趋势分析,推动企业定制低糖、一人食等糕点新品,经过系列营销最终使得福建糕点成交量爆发34倍。“小糕点”撬动品牌升级“大格局”。
汇聚政府、企业及平台等各方资源,助力产业品牌数字化运营。如今,聚划算通过“汇聚”系列活动加速区域政府、生态以及商家资源的整合,已成为区域产业开拓市场、新触网商家开展营销活动的重要载体。过去一年,共有近30个地方政府与聚划算“汇聚”项目合作,近1.8万家开业三年内的新商家参与“汇聚”系列活动。
一方面,通过举办“广西33消费节”“上海55消费节”“全闽乐购”“西安云上购物节”等区域消费节庆品牌活动,集中展示地域优质消费品牌,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地方好货;另一方面,平台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价格、流量和营销等一系列方式进行补贴,制定精细化线上运营方案,多管齐下刺激消费。
此外,聚划算也将“汇聚”系列活动与年货节相结合,持续联动全国八省份推荐地方特产,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地域产品需求的同时,也助推地方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让数字化为新国货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2020年5月,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中国产业带数字化转型——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高效协同》报告,其中提到:地方借力平台数字化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产业升级,促进消费流通的高效协作方式之一。
聚划算·汇聚系列活动的成功打造,不仅为商家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推动地方产业带发展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更重要的是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打通供给端和需求端互通渠道,优化新国货产销体系,为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范例。
对于广西荔浦的淘宝商家黎梓涛来说, “聚划算·汇聚”项目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店铺的命运。广西荔浦被誉为“中国衣架之都”,2013年,考虑到本土衣架行业发展前景,黎梓涛回到家乡开始从事衣架销售,在线下业务方面小有名气。然而,受限于技术人才匮乏和运营能力不足等因素,线上销售一直处于瓶颈期。
2021年,广西工信厅联合聚划算举行广西“33消费节”汇聚广西专场活动和“聚划算家乡年货节”系列活动,带动荔浦衣架知名度提升,成为天猫家居百货行业top1-5单品,黎梓涛店铺的日成交额由万元提升至破百万,在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的同时也为后续营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除荔浦木衣架外,聚划算“汇聚广西”项目也带动水牛奶等多个广西特色产业销售爆发,扶持广西桂酒等多个区域特色品牌成功“出圈”,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初具成效。
无论是“广西33消费节”,还是福建“全闽乐购”,地方政府联合聚划算·汇聚推广区域品牌的有益尝试,彰显了数字化运营在新国货时代产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面向“十四五”,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分工加速转移的宏观背景下,必须认识到数字化对供应链、产业链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加快培育产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
从这个角度而言,需不断提高数字化平台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重塑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模式,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让区域公共品牌和更多新国货品牌获得更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