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自今年2月下旬以来 ,玉米期现货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3月初,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飙升至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除了大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生猪价格持续下行也备受养殖行业关注。业内人士预测,3、4月份猪价可能跌至每公斤12元左右的谷底。
对此,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官方微信公众号获悉,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3月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稻谷、小麦等口粮库存充裕、供应充足,完全自给自足。同时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稳价工作力度,挖掘国内潜力,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3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声,其与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同时,养殖企业积极寻求多种方式,努力挖掘饲料成本下降的潜力,实现整体养殖成本的下降。
养殖市场:
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和猪价低迷的双重压力
3月初,受外部因素影响,农产品市场美麦接连涨停,玉米、大豆跟涨,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飙升至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据中州期货生猪分析师李家文介绍,去年11月以来,国内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豆粕从3300元/吨上涨至5000元/吨,涨幅约51%;玉米从2580元/吨上涨至2800元/吨,涨幅约8.5%。
由于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提高了生猪育肥成本。唐人神在2月底发布的公告指出,由于去年到今年玉米、豆粕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同时其他原料也有较大涨幅,饲料行业生产成本每吨大约上涨了500元~650元,生猪养殖行业的饲料成本大约上升了1元/公斤。
除了原材料的上涨,猪价低迷也是养殖行业面临的困境。春节后,终端需求下滑,生猪价格下跌,行情延续弱势。3月初,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其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生猪企业座谈会,分析研判生猪生产和价格走势,就稳定生猪生产听取养殖、育种、饲料、屠宰加工等企业以及地方农业农村部门的意见建议。
会议认为,春节后猪肉进入消费淡季,能繁母猪存栏量尽管已回调到绿色合理区域,但生猪出栏仍惯性增长,生猪价格处于下行通道,加之大宗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猪粮比价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今后两个月价格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企业应对:
优化饲料配方 签订中远期合同 提前锁定价格
那么,在生猪养殖处于行业周期低谷情况下,企业如何应对饲料原材料大幅上涨?温氏股份在2月底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指出,相比于中小养殖户而言,大型养殖企业在饲料成本控制方面往往具有优势。温氏股份透露,一方面,充分发挥集采优势,强化与大型粮企战略采购,对饲料原料产品价格走势进行预判,签订中远期合同,提前锁定价格。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数据库优势,大量采用优势原料。能量类原料如玉米更多使用小麦、高粱、稻谷/糙米混合物等替代;公司探索低蛋白日粮方案多年,蛋白类原料如豆粕更多使用杂粕等替代。
另一头部养殖企业牧原股份表示,其持续采取多种措施降低饲料原料采购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公司会根据粮食市场行情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配方,推行低蛋白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根据生产需求和市场行情等灵活调整饲料原料采购策略,同时借助远期合同等工具降低采购价格。
3月初,牧原股份在最近一期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指出,牧原股份表示现阶段成本在15元/公斤左右,在剔除粮食价格变动影响的条件下,已阶段性达成13元/公斤的完全成本。
海大集团指出,在行业整体经营困难下,公司持续加大原料市场行情研究及饲料配方技术研发的投入,大宗传统产品成本领先,细分产品差异化优势明显,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加大种苗、动保投入和养殖服务站的布局建设,进一步整合产业链优势,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增强了养殖户盈利能力和客户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