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老公”、走私、偷渡……直播间里一系列操作都靠演技。3月15日,在2022年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一系列直播带货诱导打赏、欺骗用户等手段,涉及聚享互娱传媒公司、华亿播商贸有限公司、亿泰传媒公司、永德祥玉器直播间和直播平台那火直播。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以下简称《规定》)将正式实施,明确指出消费者有权主张直播间运营者承担商品销售者责任。若直播平台未尽到法定审核义务,消费者主张平台应当与直播间运营者承担连带责任,法院将予以支持。
一切都靠演 假意换真金
在一些平台的直播间,拉动人气的不是靠商品和服务,而是一套套话术和表演。美女主播的真实身份是一位位“抠脚大汉”。据央视记者调查,聚享互娱传媒公司、华亿播商贸有限公司和亿泰传媒公司通过以运营人员冒充女主播身份的方式与粉丝互动,并以多种方式诱导粉丝在直播平台进行高额打赏。
据了解,例如在聚享互娱传媒公司,粉丝赠送的礼物中,总额50%归直播平台所有,公司提成25%,而剩下的25%为主播和运营的提成。资料显示,该公司拥有3000多名签约艺人和2000多个直播间。
夸张的戏码不止于此。据报道,在永德祥玉器直播间,主播通过编造翡翠业内身份,进货价88元的劣质翡翠卖198元,不仅编造工厂价、捡漏价,与货主一唱一和“砍价”,还伪造走私、偷渡等交易现场欺骗粉丝下单。
虚假宣传成灾 平台也要“连坐”
一个个直播间打着“宠粉”的旗号,却既骗情,也骗财,这也致使用户投诉量在直播领域居高不下。仅在北京地区,据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全年,有关直播带货消费者投诉2026件,比2020年受理投诉数量1021件增加了9843%。虚假宣传问题最多,占比36.88%,其次是产品质量问题,占比33.72%。
而从全国来看,在2020年,全国12315平台共受理“直播”投诉举报2.55万件,其中“直播带货”诉求占比近八成,同比增长357.74%。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央视记者的调查中,永德祥玉器直播间入驻的直播平台“那火直播”还通过技术手段纵容商家“演戏”。经调查,在平台上,只有拥有客服所发链接的定向人群才能看到直播,且平台可以制作一次性链接。这也意味着用户看完直播后,若是寻求售后服务,将很难再找到商家。
去年3月15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提出直播视频保存时间自直播结束之日起不少于三年。同时,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和带货主播,平台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天津秉钧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昂认为,商家、平台和主播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不论是哪一方出现了问题,其他方均应承担相应责任。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规定》指出,例如直播平台或直播商家明知道将造成消费者权益等损害还持续推广的,消费者主张双方将承担连带责任,法院将予以支持。此外,就食品方面,直播平台对依法需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网络直播间的食品经营资质未尽到法定审核义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人民法院也会对双方责任连带应予支持。
直播行业迎来硬核监管
无论是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还是薇娅、雪梨、林珊珊等头部主播因偷逃税相继被罚,均预示着直播领域的规则和约束只会越来越细化和明确。
在2021年8月18日,针对直播电商领域的规制,商务部就《直播电子商务平台管理与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范》)公开征求意见。其不仅规定了对商家和直播主体入驻及退出、产品和服务信息审核等要求,还强调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苏号朋认为,《规范》的制定意味着相关主管部门对直播电商领域进行更细化的规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2020年开始,监管部门实行了一系列重要执法,态度从“审慎包容”向“规范”转变,未来规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将会成为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3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官网发布《2021年网络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其建议称,从更好保护网络消费者的现实需要出发,可考虑再次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尤其要对直播营销、社区团购等新业态的网络消费作出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