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生 篇
关于“疫情”的各类信息出现,我们的情绪容易受到扰动,有担心、害怕、焦虑,这是正常的应激反应,学会接纳负面情绪,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情绪,我们能保持高度警觉,做好自我保护。当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时,可以适当自我调节,可以通过阅读一本喜欢书、听一首轻音乐、与家人聊天等方式转移一下我们的注意力。也可以通过腹式呼吸缓解焦虑,“蝴蝶拍”进行自我安抚。
蝴
蝶
拍
1.学会沟通。
多与家人、老师、同学交流沟通,一吐为快,获得理解和支持。
2.欣赏音乐。
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比如轻音乐或者自己喜欢的音乐,让内心归于平静安宁。
3.加强运动
让身体微微出汗,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还能增强心理免疫力。
4.深度阅读。
从文学作品、书籍中寻求精神支持,缓解心理压力,转移注意力,增加知识乐趣。
5.写出情绪。
在面对生活学习上的烦恼时,可以通过写日记、画画的方式发泄出来。
6.适当诉说。
当自己无法排解负面情绪时,可以向家人、同学、朋友倾诉,避免被情绪控制。
家 长 篇
正确示范
孩子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他们从周围的成人身上看到的样子。当家长镇定地、自信地面对困境,示范正确的应对方式,可以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支持,帮助孩子树立乐观、希望、战胜困难的信心。
正常作息
疫情的不期而至可能会打乱原本的工作和生活计划,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计划,维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尤其是对年幼儿童而言,稳定规律的生活有助于维护孩子的安全感、充实感。建议家长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亲子活动中,以此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也会给孩子带来额外的美好体验。
帮助过滤信息
在分享信息或者回答孩子关于疫情的相关疑问时,要考虑孩子的接受度。在描述和解释相关的知识和现象时,要注意传递积极乐观的信念,告知孩子我们已付出的努力,并对此充满信心。
帮助管理情绪
困难时刻,家长朋友们尤其需要留意家庭中的情感流动。请留意一下自己有没有把工作、社会中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有没有一不小心把在家庭中属于相对弱势的孩子作为情绪垃圾桶?
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当孩子出现一些对疫情的紧张、对他人的同情、对生活计划被打破的不满等情绪时,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可以利用游戏、绘画等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于年龄稍长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可以引导孩子掌握一些调适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技巧。无论在什么时候,倾听孩子的表达都是一种有效的支持方式。
教 师 篇
特殊时期,教师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同时要帮助学生及时调整状态。面对压力,教师要找到并善用自己身边的社会支持系统,主动求助亲友和专业人士,为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找到“出口”。
关爱自己,成为自己的心理调节师
作为学生的守护人,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身出现的这些反应,不沉溺于负性情绪中,不陷入忙乱的事务中,不抗拒当下出现的各种问题。用积极心态协调好防疫期间的工作与家庭生活,运用恰当方式进行心理调适,合理安排作息,保证良好身体状态。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才有可能为他人提供帮助。
用心陪伴,成为学生的心灵守护者
作为和学生联系频繁、接触密切的教师,要用自身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指导来陪伴学生。对有需要的学生,给予恰当的安抚、指导,或向学校心理专业人员反映以获得专业支持。学习有关心理防护的知识,了解可以提供心理防护的机构信息,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家校共育,成为学生的安全保驾者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需要家校协同合作。教师要主动通过家访等方式,关心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心理波动情况,主动向家长普及防疫期间家庭教育注意事项,增进家校沟通,协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疫情突发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免不了会经历一些心理上的起伏。因而,学着管理情绪、应对外界变化,在此时更显得尤为重要。大家可以带着积极阳光的心态,充实疫情中的时间,来迎接更好的未来、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