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从来都是人间悲剧。俄乌战争迄今已持续数周,战争摧毁了乌克兰人的家园,让几百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战争造成物资短缺,引起社会恐慌,导致长期仇恨。战争引发的问题,远多于它能解决的问题。是时候结束这场战争了。
战争看起来是俄乌两国的事,但实际上,世界各地的明眼人都能从中看到美国的影子。印度媒体人阿纳布·戈斯瓦米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俄乌战争中,美国利用了乌克兰人,榨干了他们的价值,然后让他们自生自灭”。阿纳布很有见地,但他说得还不够彻底。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不光利用了乌克兰,也利用了欧洲各国。
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一时间宣布对俄制裁,并马上统一盟友思想,对俄发起全方位制裁。美国还以“二级制裁”相威胁,要求其他国家削减同俄罗斯的经贸往来,从而确保美国的制裁措施能够产生作用。然而,事实已经反复证明,制裁作为一种经济手段,不会产生实际效果。美国祭出该手段,不过是为了获得政治利益:为了展示对抗俄罗斯的决心,为了防止自己被批评“软弱”。它的出发点是维护美国的“信誉”,而不是针对这场危机本身。同这场战争一样,对俄制裁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只会造成更多问题。
首先,制裁冲击了本就因为新冠疫情而受到伤害的供应链关系。其次,制裁强化了西方和俄罗斯之间的敌意,使外交谈判更难以开展,也使政治解决方案更难出台。再次,制裁实际上是让欧俄强行脱钩,使普遍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的欧洲各国不得不尽快寻找替代者,而这根本是反市场、低效率、且严重滞后的。此外,制裁还会让欧洲遭受反作用力,让普通百姓承担更高成本。最后,制裁造成的经济对抗,会不断外溢并冲击全球经济,使本就放缓的全球化进程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美国开始紧急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这看起来是雪中送炭,但实际上是火上浇油。美国再多的军援,也改变不了俄乌两国的军事实力对比,根本无法在战略上扭转形势。美国的援助改变不了战争结局,只会延缓战争的进程,增加交战双方的伤亡,加深两国的仇恨。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本该阻燃,但它实际在助燃。
近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北约的主要责任是防止俄乌冲突升级为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全面战争”。然而,仅仅在二十多年前,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提出“北约越大越好”的说法,成为北约持续东扩的依据,反过来也造就了俄罗斯的不安全感。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二十年在历史中是弹指一瞬,事实就摆在那里。今天欧洲重燃战火,北约难辞其咎,美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
不仅如此,斯托尔滕贝格4月7日还在记者会上称,“我们已经看到中国不愿意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他表示将首次考虑中国对北约的安全造成的影响。这样的言论充满了冷战和阵营对抗思维。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倡导维护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按照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办事,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中方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发挥劝和促谈作用。国际社会要继续为俄乌谈判进程创造条件和环境,为政治解决开辟空间,不能火上浇油、激化矛盾。美方和北约应当反思自己在乌克兰危机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对制造假想敌、无视他国正当安全关切、挑动集团对抗的做法进行检讨和纠正,不能把全世界都捆绑到俄乌冲突上,更不能让各国老百姓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作者:王玮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