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这个模式好!宁夏实现“非遗”传承和残疾人就业双丰收

2022-04-24 17:10:19 中国日报网
A+ A-

“麻编也能挣钱?”起初宁夏月牙湖村干部上门邀请村民丁玉凤参加麻编技能培训时,她并不相信这个东西能挣钱,但在村干部的耐心劝说下,她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答应了。丁玉凤由于肢体二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无法外出打工。在宁夏滨河家园四村残疾人就业基地参加培训期间,培训老师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璟,结合培训人员实际情况,耐心地演示传授麻编技术,并一一解答大家提出的编织问题。

村民丁玉凤有一定的钩织基础,培训后便开始接订单在家编织。每月的收入从刚开始的五六百元,到现如今的两千多元。“以前看着村里的人一个个脱贫,只能眼瞅着干着急。现在麻编不仅让我挣到了钱,还让我重拾了信心。”丁玉凤说。

自2019年起,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残联积极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璟对接,依托扶贫车间“月牙湖手工工坊”的麻编项目,挖掘适合农村残疾人就业的村头经济、炕头经济,借力非遗麻绳编织项目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吸纳11名残疾人从事麻绳编织工作,将就业岗位送到残疾人身边,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通过“非遗+就业”的模式,实现了“非遗”保护传承和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双丰收,形成了“非遗进社区 就业家门口”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经验。

据悉,宁夏兴庆区残联还积极开展“送政策、挖岗位、促就业”活动,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企业等社会资源,不断发掘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通过开发贺兰石雕刻、麻编、丝绫堆绣、走马灯等宁夏“五宝娃”系列文创产品,为残疾人传授非遗技能,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形成“残联推动、社会承办、企业融入、残疾人参与”的良好就业环境,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bH_03116

关键词: 残疾人就业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