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全球微资讯!【第六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云南: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2-11-04 09:35:33 中国日报网
A+ A-


【资料图】

2020年9月29日,云南景东120m脉冲星射电望远镜(JRT)研制重大科技项目启动式在普洱市景东县太忠镇徐家坝项目台址举行(供图)

云南实现花卉“双减”绿色生产,荣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供图)

云南: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供图)

“云上黑山羊”成为中国第一个肉用黑山羊新品种(供图)

近日,记者从云南省科技厅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7位,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翻两番,累计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1000余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新产品超1000个,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至2055家,实现营业收入6152.26亿元。

十年来,云南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着眼重大创新需求,改机制、激活力、促合作、出政策、固根基,多措并举,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交出云南答卷,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期间,云南聚焦效能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明显。云南省科技管理“线上办、数据跑、一次办”取得重要进展,采取“揭榜制”“军令状制”等科技项目立项方式,深化“放管服”,实施科技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科研机构及人员更大自主权,为敢创新、勇突破的创新人才提供更广阔的科技舞台,云南创新创业生态呈现新气象。相继出台科技人才配套政策68个,推进改革举措83项,连续3个增选年份共7名高层次人才成功当选“两院”院士,在滇“两院”院士达13人。启动建设贵金属、特色植物提取等3个云南实验室,建设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天元数学中心、景东120米脉冲星射电望远镜等一批重大科学研究基地/设施均落地云南。发布全国首个生物物种目录、种质资源库野生植物种子数量突破1万种、建成国内天然产物大数据中心、首次发现寒武纪节肢动物化石中枢神经系统、成功破解金丝猴适应高海拔环境遗传机制等基础研究成果亮点不断凸显。

科技支撑引领,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云南省聚焦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重大科技创新需求,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累计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1000余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新产品1000余个。在工业领域,基本建成国内首个稀贵金属材料专用高通量计算平台,建成全国最大的铂族金属再生利用基地,还组织实施了一批先进绿色铝材、绿色硅材重大科技项目,水电领域的高拱坝、高碾压混凝土坝技术比肩世界领先水平。在农业领域,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进入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存”新阶段,获省部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奖153项,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773个,培育出国内首个高维A玉米品种以及云岭牛、宣和猪、云上黑山羊等8个畜禽新品种,花卉新品种数量和种类居全国第1位。马铃薯品种“云薯108”刷新西南地区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云南生物医药制造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219.0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41.56亿元。仅2021年,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2800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00万亩,种植面积居全国第1位。2020年,疫苗批签发量9465.51万剂,居全国第1位。在民生领域,科技特派员覆盖全省8502个贫困村进行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澜沧模式”“会泽模式”等成为全省科技扶贫样板。

推进科技合作,“科技入滇”成为科技开放创新的亮丽“名片”。十年间,云南全面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建立了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等3个国家级国际创新合作平台,2017年至2022年,共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1.2万余件。成功举办了5届“科技入滇”对接活动,签约项目3000余项,沪滇、京滇、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持续开展,与上海市每两年举办一次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建立与粤港澳科技合作对接交流平台,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673个,科技入滇俨然成为国家区域创新合作的成功实践。(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责任编辑:bH_05307

关键词: 国际人才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