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8日18时,描写深圳创业故事的《奇迹·笨小孩》累计票房已达7.85亿元,让大众再次把目光聚焦于别具特色的深圳城市电影,从1994年的《南中国1994》到最近描写创业故事的《奇迹·笨小孩》,几十年来,深圳题材电影以鲜明的时代气质、浓厚的地域气质持续引人关注,成为反映当下中国的一面镜子。
生动故事折射改革精神
深圳电影虽然起步晚、产业链尚不成熟,却擅长在地域特质和地域文化的描摹中铺陈时代图景,用“试验田”和“排头兵”的生动故事折射改革精神,形成了鲜明的“深圳城市电影”风格。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就曾在电影中将“敢为天下先”“改革创新”这样的深圳精神传向全国。1994年,《南中国1994》表现了深圳经济飞速发展同时,各种新旧观念产生的矛盾甚至激烈对撞的社会现实,引发全国讨论;影片中出现了深南大道的镜头,伴随着激越的音乐,塑造出深圳时尚、感伤而狂放的形象,这一城市形象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同年,深圳国际化的形象被影片《一家两制》表现出来,尤其是世界之窗的主题公园在电影中反复出现,以这种微缩景观来表达城市渴望拥抱世界的愿望。1997年,《花季·雨季》通过少男少女的视角呈现了积极向上、敢拼敢闯的人生态度。
直到今天,深圳在国产电影中的城市标志仍是“拓荒牛”,深圳的城市精神是改革创新、艰苦创业、敢想敢为,是“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这些城市特质,在深圳题材电影中一直延续下来。2018年,《照相师》中诸多深圳元素成为一道亲切而亮丽的风景线,地标性景观深南大道、深圳大学、深圳戏院等一一闪现。
本土小人物群像涌现
近年来,出现在电影中的“深圳”越来越多元化,白雪、张唯等众多在深圳出生、成长起来的导演和编剧聚焦于本土深圳人的生活细节,拍摄出了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诗意生活。
影片《跑过罗湖桥》《过春天》展现了深圳最为日常生活的形象,许多跨境学童每天清晨从深圳到香港读书,夜晚从香港回到深圳。这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背后,却是电影人对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思考。
多部改编自深圳作家同名小说的电影,都从草根角度再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另一面。2009年的电影《天堂凹》改编自深圳作家郭建勋的同名小说,以底层打工者的视角讲述了“深漂”的艰辛岁月。2020年的电影《空·巢》则改编自深圳作家薛忆沩的同名小说,在中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讲述了一位普通的空巢老人遭遇电信诈骗的故事。
电影导演高明常年关注在深圳生活的普通人的情感和心理感受。2005年,他拍摄的纪录片《排骨》先后参加国内外十几个电影节,有着较好的口碑与传播。2020年,他的剧情长片《回南天》又获得第21届全州国际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最高奖。(首席记者 刘悠扬 )